第(1/3)頁 黑夜山可謂是名副其實,無形陰氣彌漫于山中,繼而化作陰云籠罩,從早到晚都是天色昏暗,若是貿然進入其中,就會覺得昏昏沉沉,身體乏力。 如果在煞氣或陰氣集中的地方呆久了,人容易受其影響,輕則靈臺蒙垢,產生種種幻覺,重則丟魂落魄,變為瘋子,甚至身體也會被逐漸腐蝕,陽氣漸衰,折損壽元。 “分陰戟”顧名思義,其作用便是分流這些陰氣或煞氣,好似泄洪之舉。 方士們得到命令之后,從馬鞍袋中取出專門放置礞石粉末的口袋,然后拿著口袋來到山口,以礞石粉末畫了一道足有近百丈之長、十丈寬的特大“分陰戟”,是尋常“分陰戟”的近百倍之大,也只有如此規模的“分陰戟”才能分流一座山中的陰氣。 至于派遣武夫堵塞地氣,也是為了“分陰戟”服務。如果不阻絕地氣,使其成為死水,而是任由流轉不停,不斷有“活水”注入,那就成了萬象道宮中的經典題目,一個水池同時注水和放水,多久能把水池灌滿或者放干? 武夫們氣力極大,體力充沛,十人可抵得上百余民夫,又有火藥協助,很快便按照靈泉子的指示,將幾處關鍵節點堵塞破壞,形成關門打狗之勢。 占據制高點的煉氣士以符箓發出信號。 守在山口的靈泉子振袖伸手,駢起食中二指,凌空虛畫,一道淡紅細線自他指尖噴薄而出,如筆下墨跡,隨著指尖上下轉折,轉眼便是一道類似于長戟的圖案書就,就這么懸浮空中,遍灑清輝,靈光四溢。 然后他再一揮手,以二指并作劍指,朝著這長戟圖案遙遙一指,說了個“去”字。 尋常方士還要以礞石的粉末繪制,只是靈泉子修為更高,已能可以不用礞石粉末等外在之物,隨手于虛空起符,也能畫出“分陰戟”。 一瞬間,靈泉子的“分陰戟”與地面上的巨大“分陰戟”合而為一,好似畫龍點睛。 “分陰戟”名為戟,實則更像一個簡單的箭頭,在這一瞬間,竟是亮起淡淡的熒光。緊接著平地起風,此風不是桃李春風,不是炙熱夏風,不是蕭瑟秋風,不是凜冽朔風,而是陰風,風中傳來陣陣怒號,似哭似笑,沿著“分陰戟”箭頭所指的方向,一股腦地向山外涌去,好似一條肉眼無法看到的河流。 如此持續了大半個時辰之后,山中陰氣泄盡,原本仿佛籠罩了一層薄霧的黑夜山隨之一清,好似撥云見日。 亞瑟見到天罡堂道士們有條不紊地“凈化”了此地,不由用半生不熟的中原官話對身旁的齊玄素說道:“齊,你們,很好。” 齊玄素其實也是第一次見,不過嘴上卻道:“我們就是干這個的,能不好嗎。” 正說話的時候,站在一棵大樹上的張月鹿飄了下來,吩咐道:“靈泉主事、齊執事,還有亞瑟首主教,你們隨我進山,其余人聽從周執事的指揮,不要放走一個。” 眾人齊齊領命,被張月鹿點到名字之人跟隨在張月鹿身后,往山上走去。 上官頓聽到沒有自己的名字,趕忙湊到了周柏身邊,在這幾天時間里,上官頓已經跟幾位執事混了個臉熟。 在入山的幾人中,齊玄素毫無疑問是修為最弱,卻也是昆侖階段中的佼佼者,幾人行走在崎嶇山路上如履平地,很快便來到刺木特堡的大門前。 誠如艾麗所言,這的確是一座廢棄的古堡,部分城墻已經坍塌,所有的木質結構也都被毀去,只剩下基本的磚石結構,不過城堡的大門還保存完好,緊緊閉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