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門閥藩鎮-《齊玄素過河卒免費閱讀全文》
第(2/3)頁
此舉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江南人守江南,類似當年的遼人守遼土,肯定會用心,也肯定要拼命,如今江南道府作為南北對峙的第一線,的確需要提振士氣。
問題在于江南是個好地方,防守有余,對外進攻不足。
或者說江南沒有動力北伐,更愿意在安樂窩中,看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再多便無所求。畢竟苦寒之地看到花花世界要心動,想要占為己有,并付諸于行,反過來花花世界看到苦寒之地,只會嫌棄,便沒有這樣的動力。
要不怎么說退居東南是偏安,沒有這么好的物質條件,便沒有偏安的思想基礎。
在歷史上也多有例子,比如逍遙津八百破十萬等等。
還有就是地方實力派的問題。
中央無法動員足夠的人力物力,又要保持整體實力,或是對外施加武力,或是對內平叛,唯一的法子就是放權,讓地方實力派坐大,然后依靠拉攏手段和過去強大的慣性,使得這些地方實力派在中央還穩定時對中央保持一定的忌憚,雙方合作。
但這種行為太可怕了,一個操作不好導致制衡失敗便是天下大亂。
如今已經亂了,齊玄素真切體會到了大齊玄宗的困境。要么渴死,要么飲鴆止渴。
大齊之敗,不在于玄宗、肅宗,而在于明空女帝。
在明空掌權時期,府兵制度就已經開始崩潰,所以女帝時期,對外戰爭接連失敗,導致大齊疆土不斷縮小。
這在玄宗上位之前就已經很嚴重了:南疆基本淪陷,只剩下北疆還在勉力維持,女帝雖然花費了很大力氣收復南疆安西四鎮,但更嚴重的失敗在遼東地區,明空基本丟掉了整個東北,不但太宗高宗兩代人才拿下來的高句麗完全丟失,甚至連遼西走廊也丟掉了,榆關以東完全易主。
這樣的大敗,放在大魏年間幾乎就是滅國之禍,只是因為大齊的京城位于西京,距離較遠,才顯得不那么嚴重。
到了中宗時期,更是全面崩潰,西北戰線已經壓過了涼州。
玄宗上位之后,本質上是個裱糊匠,為女帝收拾爛攤子。府兵制崩壞,便用募兵制,也就是讓節度使們自行招募“牙兵”。如此一來,至少在表面上恢復了大齊的武德,玄宗重新收復了遼西地區,重建安東都護府,在西北方向安西都護府擊敗吐火仙,把陣線反推回去。
一時間玄宗似乎一掃女帝留下的禍根,再造大齊,重現太宗榮光。可募兵制的問題就在于放權,是飲鴆止渴,有重大隱患。
于是地方實力派變為藩鎮割據,不斷坐大,終是導致了玄宗晚年的大亂。許多人說這場大亂是因為玄宗晚年昏聵所致,那只是表象,就算玄宗不昏聵,待到玄宗一死,該亂還是亂。
其實早在女帝年間就已經埋下了種子,只是在玄宗晚年終于果實成熟落地而已。
玄宗之罵名,有一半是幫明空背的。明空本質上是寅吃卯糧,卻不管卯糧吃完之后還有什么可吃。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北区|
宝清县|
乌苏市|
喀什市|
星子县|
榆林市|
龙江县|
金湖县|
兰坪|
仪征市|
兴宁市|
隆子县|
外汇|
威海市|
崇左市|
安宁市|
水富县|
纳雍县|
北碚区|
冷水江市|
余庆县|
樟树市|
周口市|
崇阳县|
中方县|
耒阳市|
太康县|
洛宁县|
浏阳市|
竹北市|
石渠县|
隆尧县|
九龙城区|
三都|
宝鸡市|
庆云县|
涿州市|
遂昌县|
乌兰县|
诏安县|
南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