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兩把長劍斗在一處。 劍光如水銀崩裂。金風四溢,劍氣激射,不計其數的金鐵交鳴之聲響成連綿一片。 兩人倏進倏退,每一招均有變化,聚而為一,端的是繁復無比。 兩人的劍法劍勢之變化,實到了一種難以想象的地步。 或大開大闔,或以慢打快,或如梨花綻放,或如疾風勁草,或古拙凝滯,或迅如雷霆,似清風明月,又似金戈鐵馬,時而劍勢如大江大潮激蕩三千里;時而劍勢如小橋流水綿綿不絕。 克制對手,復又被對手變化的劍法克制,繼而變化劍法再次克制對手,如此循環往復,極變化莫測之能事。 在一眾仙人中,兩人的交手既沒有煙火氣,也沒有殺氣。 可是有些人就沒有那么好說話了。 比如程太淵,從個人層面來說,程太淵與齊玄素無冤無仇,可是從大局層面來說,齊玄素必須死,只要殺了齊玄素,無論地師有怎樣的謀劃,終究是一場空。 那么齊玄素就非死不可。 若論境界修為,齊玄素與程太淵之間差著許多,齊玄素只是初入仙人,而程太淵則是三大士一級,只有三師才能穩壓他一頭。 關鍵還是儒門的“浩然氣”,能夠克制天底下的絕大部分功法,養氣極致之后,舉手抬足都有莫大威力,用劍如劍仙,拳掌似武圣。 “浩然氣”的缺點是遇到修為比自己高的對手,不能遇強則強。“浩然氣”的優點是遇到修為低于自己的對手,也不會遇弱則弱。 總結而言,儒門功法最大的特點便是穩定,很難越境而戰,也很難被別人越境而戰。遇到儒門之人,若無仙物等外力手段,只能硬拼境界修為。 當年徐祖剛剛創出“逍遙六虛劫”,外人不知虛實,故而每每都能出奇制勝,幾乎是大殺四方,無人不忌憚三分,唯獨儒門之人半點不怕,若是修為不如我,“逍遙六虛劫”全然無用,若是修為高于我,也沒必要用“逍遙六虛劫”。 儒門能夠強壓佛道兩家多年,在過去一直都是事實上的三教之首,還是有真本事的,所以對道門威脅最大的恐怕不是佛門,而是儒門才對。 此時齊玄素對上程太淵,所面臨的便是此等困境,修為不如人,真要硬拼,就算他有大巫神通,恐怕也占不到便宜,畢竟不管什么神通都要靠修為來支撐。 好在齊玄素還有外物,地師拿走了“靈山洛書”,卻將大掌教四件仙物中的“玲瓏寶冠”交給了齊玄素——地師也怕齊玄素死了,最終落得一場空,有這件防御至寶,便能萬無一失。至于旁人會怎么看怎么說,那都是細枝末節了。 除此之外,齊玄素還有“太極八卦鏡”和陳書華的“長生石”,雖然這兩件仙物更偏向輔助功能,無法與三大仙劍等主戰仙物相比,但總好過沒有。 當然,程太淵也有儒門仙物,是一把戒尺,當年儒門和道門大戰的時候,此仙物輾轉落在了一位親近道門的大祭酒手中,所以沒有被道門收繳了去,反而是代代傳承下來。 如此一來,齊玄素還是要落在下風之中。 不過姚橫波也不是迂腐之人,她看出了程太淵鐵了心將她置于死地,必不可能放手,倒是不必擔心程太淵去對付其他人,干脆邊打邊退,也離開了議事大殿。 張月鹿本來還為齊玄素擔心幾分,不過很快便沒有這個“閑情逸致”了,因為隨著交手的仙人們陸續離開金闕大殿,剩下的人也開始大打出手。 張月鹿可不是小目標,早就有人盯上了她,也不是旁人,正是李長歌。 老的要張李之爭,小的也要張李之爭——慈航真人不是張家人,卻是張月鹿的師父,這也算是某種意義上的宿命對決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