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六十六章 衣冠-《齊玄素小說全文免費閱讀無彈窗》


    第(1/3)頁

    一般而言,穿常服不必戴冠,可以換成簪子,道門中以玉簪和木簪最為常見,材料決定價格。

    然后是道袍,此道袍非道士的法衣,而是極其流行的一種便服,上自天子,下至士庶,都把道袍當做日常穿著的主要服飾之一。

    道袍形制為:直領、大襟、右衽、大袖收口,衣領鑲嵌有護領,兩側開衩,接有暗擺,暗擺打三個褶或不打褶,以系帶系結,穿著時可配絲絳、布制細腰帶或大帶。在前朝大魏時,道袍便已經十分流行,幾乎是讀書人的標配,因為讀書人懂得的道理多,世人才將其稱為“道袍”,卻是與道門沒什么關系。

    大玄之前,道袍總的趨勢是兩袖不斷增寬,大而長的袖子受到人們的青睞,到大魏末年時,袍服的“大袖子”發展到有些夸張的地步。

    最早的時候,道袍是衣長及履,袖小不過尺許,其后衣漸短而袖漸大,短才過膝,裳拖袍外,袖至三尺,拱手而袖底及靴,揖則堆于靴上。

    也就是說,道袍的大袖夸張到,拱手作揖的時候,袖底可以堆到鞋面上。

    待到大玄得了天下、道門勝了儒門,又對道袍作出了改動,首先便是將廣袖改為窄袖,然后衣長也略作調整,便于行動。

    道袍的價格同樣由衣料決定。

    最后是鞋履,前朝大魏時,履極淺,不逾寸許。到了如今,履極深,口幾及踴。

    所謂“踴”,就是義足。古時有名為“刖刑”的酷刑,斬去犯人的雙足,故而有成語“履賤踴貴”,意思就是受“刖刑”之人太多,導致鞋履更便宜,而義足更貴。

    所以如今的履有些類似于短靴,用料更多,價格也有所上漲,不過決定價格的最重要因素還是材質。

    齊玄素進了一家名為“蘇記”的成衣鋪子。

    三面墻壁分別羅列簪子、道袍、鞋履,讓人一目了然。

    “這位客官想要什么?”這家店鋪的主人是個女子,站在柜臺后面,主動開口問道。

    齊玄素道:“我打算置辦一身常服,衣、冠、履。”

    老板娘臉上有了笑意,指著自己身后貨架上擺放的各種簪子,問道:“不知客官想要什么材質的簪子?最近比較流行的還是玉簪,這根墨玉龍形簪子,只要十二圓太平錢,客棧覺得如何?”

    只要十二圓太平錢?看來老板娘的“只要”格外與眾不同,齊玄素在心中發著牢騷。

    不過他臉上表情不變,不置可否道:“龍形會不會太過招搖?還是墨龍。有沒有別的?”

    這是個十分合乎情理的理由,雖然道門屠戮蛟龍,但朝廷因為沿襲部分前朝舊制的緣故,還是在許多地方以龍為尊,再加上大玄崇尚玄黑之色,這種簪子在玉京不算什么,到了帝京卻容易犯忌諱。

    老板娘沒有多想,又伸手一指另外一根造型古樸的墨玉簪子:“這根呢?無論是玉京、帝京,還是王庭、樓蘭,都不會犯忌諱,還應本朝水德玄色,缺點是太過平淡,有些平平無奇,只要十圓太平錢。”

    齊玄素問道:“就這個吧。”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汉中市| 阿巴嘎旗| 新化县| 陆丰市| 乌恰县| 桂林市| 根河市| 黔江区| 汾阳市| 红安县| 中西区| 黄平县| 山西省| 旌德县| 田林县| 恩平市| 阿合奇县| 肇东市| 江阴市| 通州市| 北票市| 汾阳市| 同德县| 西乡县| 田东县| 池州市| 城口县| 永吉县| 儋州市| 厦门市| 措勤县| 读书| 五华县| 东丽区| 观塘区| 灵石县| 宣恩县| 任丘市| 海南省| 崇明县| 延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