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可!秦氏并未犯七出之條,即便是要和離。 蓉哥兒與秦氏也沒有鬧不和的地方,怎么像話?” 賈珍權衡利弊后,語氣堅決,又道:“秦氏從未犯過差錯,連西府老太太都疼秦氏,怎可和離? 琮兄弟,這定是那陳御史胡亂誣陷我,指不定是和我有什么背地恩怨。 就比如他家親戚和我家奴才爭奪田地房產之類的事。 你做得很好,等過了此節,大哥擺宴好好謝謝你,琮兄弟放心,此事我能擺平。” 對于賈琮此番行為,賈珍也深為感動,暗道:這小子是個好的,往后還是少拿另眼看待。 想罷,顧不得想法子調戲兒媳婦,賈珍又給賈琮安排了謝禮。 然后便急急忙忙吩咐喜兒、壽兒到戴公公府上送禮,自己又到西府去求情。 出了寧國府外義門,賈琮便把幾匹綢緞扔給鐵牛。 他面無表情,一路無話的往外走,心里卻陰沉沉的。 他原也沒抱太大希望,憑幾句危言就想讓賈珍知難而退...... 但打心底還是保留了一分僥幸,希望能簡單處理秦可卿的事。 如今看來的確太天真,賈珍既然半點不識抬舉,那就別怪自己做得更狠一點了! 一個合格的官場家,一定是陰陽謀計并用。 陽謀為體,陰謀為用! 他們不會一開始就將矛頭指向自己,多少內閣大臣的官斗、君臣斗。 都是拿年輕的御史、給事中出頭,令這幫小弟奮不顧身地向前沖,莫不如是。 賈琮也不會把自己全部擺在明面處,所謂敵明我暗。 一半陽一半陰,才好準備無數后招。 ........ ......... 女人的曲徑通幽處,古人說是:生我之門,死我之戶。 女人是最講究類型的,像王熙鳳這種女人,精明強干、雷厲風行。 骨子里含著強勢、剛性,哪怕做錯了事,也很難服軟認錯。 她從來不認為自己是錯的,拈酸、要強、得理不饒人。 一般男人還真鎮不住這種女人。 這種女人在封建時代,如果長期不知收斂,把丈夫管得太嚴。 根本沒有多少封建男人能受得了,結果必然是分崩離析,大難臨頭各自飛。 如果換成現代社會,王熙鳳這種人就是妥妥女強人,可能會活得很好。 王熙鳳一生機關算盡太聰明,最后反算了卿卿性命,聰明,是好的。 但聰明不用在正道上,中飽私囊、包攬訴訟也就罷了。 最不應該的是用來作惡、欺壓弱小、傷及無辜。 話分兩頭 自從小叔子賈琮發難之后,王熙鳳丟掉榮國府管家大權,灰頭土臉。 還要憑白忍受多少下人、丫頭、小姑子、堂兄弟們的笑話。 雖然那些笑話是私底下,但她就是能想得到他們會說什么。 以前她對這些不在意,可如今一遭被蛇咬,滿城皆知。 局面不同,境況也就改變了,心性自然跟著變化。 這就像金錢能讓人變得自信是一個道理。 這些議論讓她忍受不了的,對賈琮的那種恨意愈發加深,但始終壓在心底。 原本想他不過屁大點孩子、生母卑賤,就像趙姨娘、賈環一樣。 是個可以隨意蹂躪的主兒,讓她意料不到的是,賈琮卻突然開啟靈光猶如神童。 讀通四書、會做八股,心機之深不下于她,現在大老爺、大太太對他的態度。 都比對自己要好,畢竟賈琮倘若成功了,嫡母大太太也臉上有光、相夫教子有功。 神童、天才這種東西不多,但并不罕見。 成日家各種勛貴家族應酬往來,她也打聽過,全國科考那可有幾十萬人啊。 其中有多少神童? 她才不信賈琮能過五關斬六將,還想明年參加縣試,太妄自尊大了吧! 可眼下她也全無辦法,錯處在她那里,全府上下的人都知道了她惡毒、貪婪的本性。 這種家事,連王子騰都插不了手,更何況,墻倒眾人推,樹倒猢猻散。 她作為正妻的風評越來越不好了,原因是什么? 賈璉二十好幾,他們成婚將近兩年,沒有子嗣不說! 身邊還沒有個小妾(平兒只是通房,無小妾名分)! 還不就是她好妒嗎? 封建貴族家庭,男人沒妾,別人就會說正房妒忌。 此乃犯七出之條,名聲可不好! 每每想到這些,王熙鳳就把賈琮恨得牙根癢癢! 恨不得像聶小倩的姥姥一樣,把他的心掏出來,一口吃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