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三百零五章 準備剛一波-《萬歷駕到》


    第(1/3)頁

    紫禁城,文華殿。

    朱翊鈞看著手中的奏折,表情有些復雜,不知道是失落還是欣慰。

    欣慰是因為自己這么多年的布局,到了現在終于見效了,商稅這個坎過去之后,自己對大明的掌控就真的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了。

    從這一刻開始,大明的羈絆基本上就消除掉了。

    失落是因為這一次自己憋著要干一票大的,可是人家不給自己這個機會,自己還沒動手,他們就慫了,仿佛一拳打在了空氣上。

    朱翊鈞只是記得萬歷的礦監被廢除了,稅使被打死了。

    可是事實上初期的時候,事情并沒有發展到那個地步,前期大家也沒有全都站出來反抗。只不過宦官征稅的弊端很大,使得官紳受不了了。

    官宦到了地方,他們也不是按照規矩辦的人。

    他們辦事很簡單,只有一條,那就是撈錢。撈到的錢財,一部分送進了宮里面,用來穩固自己的地位,以便自己繼續撈錢。

    另外一部分則是自己貪污了。

    撈錢的方式就更簡單了,基本上就是怎么能撈錢就怎么撈。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設卡,在沿江、沿河、道路橋梁處都設置了重重關卡收稅,而且多多益善。多如牛毛的稅收使商家已無利可圖,商家紛紛停產,經濟幾乎陷入停滯。

    宦官們及其隨從出任礦使后往往與地方地痞無賴相勾結,在地方上欺壓官民、掠奪富戶、為非作歹。并把掠奪的巨額稅額私自截留,中飽私囊。

    有人統計,萬歷二十年到三十三年,礦使向國庫上繳銀兩三百萬兩,私自截留所得八九倍于上繳之數。

    這樣干下來的結果就是富戶不在經營,生產陷入了停滯,工人失業。

    要知道在這個時候大明,土地兼并很嚴重,很多沒有土地的百姓選擇進城務工,而進城務工,也的確是百姓的一條新活路。

    在江南之地,這種情況就更嚴重,大明朝人口在五十萬到百萬以上的大城市,那真是的遍地都是。像揚州、蘇州、南京、京城這樣的大城,人口都在三百萬以上。

    當然了,這里面有沒有官商借機倒逼朝廷的情況,那肯定是有的。

    只不過更多的原因則是簡單粗暴的征稅政策,稅可以收,但是要有限度。在收稅的同時,要開發新的產業,要讓他們有錢賺。

    最關鍵的一點,一旦工人失業了,那么要為他們找到新的出路,讓他們有辦法謀生。

    在這幾個方面,朱翊鈞其實早就做了安排。

    首先是開拓新產業,內務府的存在完全保證了這一點,同時保證了商路的暢通。加上先收地稅,有錢了之后,以地稅的錢來拉動內需。

    要知道朝廷改軍戶制為募兵制之后,每年養兵的錢,那就大了去了。

    每年軍方的采購,那都是各種商人你爭我奪的大單子。圍繞著內務府和朝廷采購,朱翊鈞已經建立起了一個非常龐大的商人集團。

    或者說是權貴商人集團,這個時代拋開權貴去玩商業,不現實。

    大明的體制,朱翊鈞能夠想到的最好方式就是權貴資本主義了。你一個皇帝,你不玩權貴資本主義,估計也就沒人和你完了。

    至于會不會爆發什么資本主義民主革命,朱翊鈞覺得自己這輩子是看不到了。

    當然了,朱翊鈞覺得權貴資本主義的難點在于階級固化,如果底層人能夠找到通向權貴的道路,那么相對的這個制度就能好很多。

    以軍功和科舉做官成為權貴,這是朱翊鈞安排的路,行不行的,試試再說吧!

    朱翊鈞如果去搞一個人民民主革命,那他的腦子才是抽搐了。

    有了權貴資本的支持,商稅的事情其實就簡單很多了,比如各地的勛貴勛戚,又或者是各地的官商,他們都愿意維護這個制度。

    不說其他的,單單是內務府的單子,接單的就沒一個簡單的,基本上全都是權貴資本。很多官員都從這里面獲得了大量的利潤,比他們免稅的利潤大多了。

    單單是西北和薊遼每年的糧食布匹等等的采購,江南一大半商人都被拉過去了。

    軍方的訂單那是一年比一年大,誰會在這個時候腦抽的和內務府鬧翻。三十稅一而已,給了就給了,沒什么大不了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平市| 隆昌县| 城步| 巴彦淖尔市| 河间市| 正宁县| 桐乡市| 武穴市| 永年县| 大连市| 松滋市| 手游| 黎川县| 祥云县| 平泉县| 临颍县| 绿春县| 临沂市| 钟山县| 裕民县| 乌苏市| 闸北区| 蒙城县| 平顶山市| 平阴县| 东台市| 翁源县| 白河县| 洪雅县| 泌阳县| 乌拉特中旗| 乐安县| 华坪县| 莱阳市| 黄骅市| 岳阳县| 云梦县| 和静县| 马山县| 张北县| 黄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