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百六十六章 天子劍-《萬歷駕到》


    第(1/3)頁

    皇上下旨申斥內閣,頓時引起了軒然大波,也將事情推上了風口浪尖。百官更加瘋狂的上書,全都是請修大明律的。

    一時間京城內外,百官空前的一致,即便偶有反對之聲,也很快被淹沒了。

    這使得內閣首輔大學士申時行風頭無量,一掃泥塑首輔的稱號,被文官共推,聲勢大漲。賢相之名已經被喊出來了,只不過不知道是申時行自己喊的,還是別人給他喊出來的。

    在這種情況下,宮里面卻沒了聲音,朱翊鈞甚至連早朝都不上了。

    傳出來的旨意也很簡單,朕偶感風寒,需要靜養,一時之間事情就那么僵持到那里了。這是朱翊鈞親政以來,第一次大事件。

    因為是內閣倡議,百官附和,使得無數官員都像是打了雞血一樣,變著花的寫奏折,這等刷聲望的好機會,怎么能放過。

    躲在文華殿的朱翊鈞這幾天倒是很清閑,反正關于請修大明律的奏折,朱翊鈞是一律不看。現在朱翊鈞要做的就是等,等到整件事情被推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現在事情被推得越厲害,將來就越沒有轉圜的余地。

    一旦自己被文官集體壓服,等到自己做事情的時候,他們就越沒辦法拿出祖制壓制自己。這一點朱翊鈞非常的有信心,如果還想強壓自己,自己就可以公然翻臉了。

    與其關心這些,朱翊鈞還不如關心點別的,比如西郊的事情,王用汲也是在這種情況下入宮的。

    “陛下,臣已經把人手給抽調好了。”王用汲躬身說道:“六部那邊也都打了招呼,只不過有一點臣有些擔心,那就是人手不夠。”

    能在西郊修園子的,沒有一個好相與的,那些寺廟也一樣。

    這一次皇上可不是光收拾修園子的大臣或者勛貴勛戚,而是要連那些寺廟也要動。除非是正經的皇家寺廟,也就歷代大明皇帝讓人修建的。

    那樣的寺廟唯一的做法就是要頒發地契,把不合法變成合法。

    那是大明皇帝賜予的,這個朱翊鈞不敢往回收。一旦將其他皇帝賜予的賞賜收回,必然天下大嘩,會讓天下心驚。

    這種利益不大,但是臭名遠揚的事情,朱翊鈞是不會做的。

    “好好干,西郊弄完了就把整個順天府給朕查一遍。”朱翊鈞看著淡淡的對王用汲說道。

    事實上現在大明的商業雖然很發達,可是大部分集中在江南等地,北方并沒有泛濫開。在北方,依舊是以地主士紳為主的經濟類型。

    朱翊鈞做這一切,撈錢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目的是另外一個。

    這個目的就是立規矩,敲打所有官商,為的就是商稅。商稅不收,工商業發展的越繁盛,對這個國家的傷害就越深。

    南方海貿走私嚴重,每年從海外留人大明的白銀無法計數。

    根據后世的統計,從明中葉開始,海外流向大明的白銀達到了兩萬萬兩之多。占到了這個時代整個世界殖民收入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說,歐洲國家使勁的殖民賺錢,但是財富卻流進了大明的腰包。

    這種情況哪怕到了近代都沒有改變,直到鴉片泛濫,這種情況才被逆轉。

    大量的白銀流入,使得大明從某種程度上解決了用錢荒,但是作為一個后世人,朱翊鈞知道的很清楚,這種情況對大明百害一利,弊端遠遠大于利益。

    白銀的大量流入,使得富商巨賈的財富大增,流入的白銀基本上壟斷在他們手里面。

    這樣一來,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階級固化的也更嚴重,寒門別說出貴子,你連生存都變異常艱難。

    如此大規模的白銀流入,會造成貨幣的貶值,通貨膨脹,導致物價上漲,普通百姓的日子就更加艱難了。大明社會的割裂也變得更嚴重,如此下去,烽煙四起已經是可見的事情了。

    一旦稍有天災,脆弱的大明必然會淹沒在起義的浪潮里面。

    后世的人即便沒學過也都知道,超發貨幣的后果是非常嚴重的,大明雖然沒有超發貨幣,可是大量白銀的流入,大量物資的外流,比超發貨幣更嚴重。

    如果生產力高,工商業發達,大量的貿易順差會使得國力大幅度的增強。

    可是現實卻是現在大明雖然有了工商業,但是卻是以小農經濟為主,生產力遠沒有達到這種程度。通貨膨脹,貨幣上漲,加上無限制的土地兼并,必然導致小農經濟的崩潰。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景山区| 佛坪县| 龙川县| 和顺县| 茶陵县| 永丰县| 邯郸县| 从化市| 凤阳县| 遂宁市| 白沙| 安徽省| 连平县| 会宁县| 正镶白旗| 鄂州市| 介休市| 青川县| 镇安县| 莱州市| 德江县| 简阳市| 青河县| 延庆县| 仁化县| 嘉禾县| 鄄城县| 洞口县| 临武县| 乐平市| 淮南市| 大名县| 新竹市| 英吉沙县| 阆中市| 瑞安市| 延寿县| 霍林郭勒市| 颍上县| 沂源县| 东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