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開花結果-《萬歷駕到》
第(2/3)頁
顯然這些年軍戶們被壓迫的狠了,現在看到大同衛的境況,他們怎么能不羨慕,不想要。
曾省吾還提出了盡快任命教諭的事情,并且讓朱翊鈞批一些錢,在大同衛等地建立私塾。
這個提議倒是引起了朱翊鈞的注意,伸手敲打著奏折,朱翊鈞覺得這是一個切入點,一個建立國有制學校的好機會。比起江南等等私塾學院遍地的地方,顯然西北這種基礎差的更合適。
教導一些不一樣的東西也不會引起軒然大波,這一點非常好。
“半軍事化的學校!”朱翊鈞想了想就敲定了這一點,大同衛的百姓大多面對過瓦剌,尤其是那些軍戶。建造半軍事化的學校,在那里反對聲會小很多。
有利于自己推廣學文練武的風氣,爭取讓儒門子弟想起以前儒生是什么樣子。
出將入相,持劍砍人都不在話下,這方面心學就比較合適了。要知道心學里面可是有何心隱這樣的人存在,學文又練武,而且劍法還很厲害。
只不過何心隱現在死了,但是自己還有李贄啊!
“讓李贄帶一批人過去,或許是一個好辦法。”朱翊鈞如此想到。
伸手將曾省吾的奏折放到了一邊,朱翊鈞覺得這件事情自己需要好好的考慮和研究一下。宣府軍改的事情,倒是可以提上日程了,這一點倒是沒什么意外。
有了大同的先例,宣府的軍改應該會順利很多。
伸手拿起了第二份奏折,這是張維賢上的奏折。
在這份奏折上面,張維賢詳細的介紹了軍改的過程,以及遇到的一些問題。后面則是寫了募兵進入訓練的事宜,以及請朱翊鈞調講武堂學員給他的想法。
這個朱翊鈞倒是不想反對,講武堂的確有人要實習了。
這些人派到大同去也好,學一學,歷練一下,將來也能派上用場。加上大同衛是新募兵,朱翊鈞也希望能夠為大同衛帶去一些新鮮的東西,講武堂的學生就很合適。
朱翊鈞放下張維賢的奏折,臉上露出了一抹笑容,這些奏折看著真舒服,因為這代表著他的成就。
十五年了,自己用了十五年鋪墊,用了十五年安排各種手段,現在終于到了結果子的時候了。
再一次身后拿起奏折,這一份奏折來自宋應昌。
天津造船廠的備料已經完成了,天暖和了之后就會開始建造。朱翊鈞前幾天派去的武備司的人已經到了,水泥和紅磚也在準備中,將會大大的節省建造時間。
這又是一份讓朱翊鈞感覺很舒服的奏折,很不錯。
敲打著奏折,朱翊鈞再一次陷入了沉思,他準備春耕之后開始修路,修筑水泥路。或許在后世水泥路的強度不夠,因為后世要走機械車輛。
在這個時代,馬車是主要運力的時候,水泥路絕對是劃時代的產物。
第一條水泥路廖原就準備修到天津港,在積累了經驗之后,朱翊鈞準備上馬京城直通九邊的水泥路。一旦修通了這些路,京城的軍隊和物資到九邊的速度和損耗都將大大的縮減。
等到造船廠那邊的船造出來,開通江南到天津的航線,江南的物資就能源源不斷的運送到京城,再由京城快速的運往九邊。成本降低,速度加快,代表著巨大的戰爭潛力。
軍隊整訓完成,軍改完成,道路建設完成,然后就是自己揮師征伐草原的時候。
雖然不知道其他人在想什么,但是廖原卻非常非常想干這件事情。大同府的衛所兵退下來之后可以去紡織廠做工,但是其他衛所的人卻不行。
朱翊鈞對他們有另外的安排,那就是建筑隊。
以內務府的名字在各省招募大量的衛所裁汰士卒,將他們轉化為專門的城建,正式工人。有福利,有待遇,有工資,這些人將會成為大明的第一批工人。
只不過這需要大比的錢財,不過朱翊鈞有信心,可以采取國家撥款加地方集資,或者賣點什么。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龙县|
美姑县|
乌鲁木齐县|
贵州省|
万山特区|
宜州市|
来安县|
皋兰县|
新安县|
惠水县|
绥芬河市|
大荔县|
莱阳市|
巴马|
临澧县|
平和县|
东方市|
祥云县|
鹤岗市|
南城县|
察雅县|
勃利县|
招远市|
汨罗市|
白银市|
大冶市|
嘉义市|
于田县|
云和县|
清苑县|
康保县|
徐水县|
博湖县|
重庆市|
宜宾市|
措勤县|
长宁县|
淅川县|
微山县|
玉树县|
延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