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張維賢的感觸-《萬歷駕到》
第(1/3)頁
整個大同軍鎮有屯田十四萬六千頃,規模很大,當然,這是萬歷九年清查之后的結果,原本只有九萬八千頃,剩下的全都被將官和地方士紳給侵占了。
所有人都在喊軍戶的日子過得苦,可是大家基本上都無視了這一點。
更多的則是知道苦,可是究竟有多苦,這個就沒人知道了。
很多人都說武將地位低,可是比起軍戶來說,他們依舊是這個時代的上等人。只不過比起士紳來說,他們在社會地位上,社會資源的占有率上差一些。
軍戶,比普通百姓和佃戶過得更慘的存在,作為英國公府的小公爺,張維賢是聽說過沒見過。
以前在學宮的時候,每一次談起軍戶,皇上都是一副不置可否的樣子,這一點張維賢記得很清楚。現在他看到了,以前只是在書中讀到的一些東西,他現在真切的看到了。
張維賢面前的這塊地足有萬畝,在整個大同府也是大塊的屯田。
這片地是屬于大同衛的,在張維賢的身邊跟著的則是這一次分地的文官。罷黜軍戶制,改為募兵制,曾省吾選擇的一個切入點就是分田地。
從這一點下手,給軍戶好處,能夠讓軍戶嘗到甜頭。
這樣一來,他們才會相信朝廷的話,才會愿意做出選擇。如果直接從人事上下手,將軍籍改為普通百姓,曾省吾覺得不少人會直接跑掉。
這些年逃卒每年遞增,每到年頭不好就會出現無數的逃卒。
按照軍戶制,一個軍戶家的孩子,即便識字,你也無法考取功名,因為朝廷的制度不允許,這樣就斷絕了軍戶翻身的可能性,加上父死子繼,使得軍戶世世代代都沒有翻身的機會。
他們很絕望,前路無光,只能每日里渾渾噩噩的活著。種田填飽肚子,對軍戶來說,其實也是一種奢望,普通的屯田所得則以三七開,軍戶只有三份,甚至有的地方是二八份。
在這三份里面,還要被將官克扣,他們的日子過得堪比豬狗。
在張維賢的面前,黑壓壓的站著一群人,這些人全都是軍戶。與平時演武是時候見到的不同,這些人不是盔甲鮮明,也不是手拿刀劍,更談不上什么軍容軍姿。
他們一個個面黃肌瘦,骨瘦如柴,半大的娃子更是頂著一個大腦袋,躲在大人的身后,怯怯的看著這邊。
這些人都是有軍籍的,也就是大明在編的軍卒,張維賢出京之時查看過,整個大明九邊有軍卒七十六萬余人,現在張維賢知道說這些是賬面上的數字,那都侮辱了賬面。
大同衛總計有軍籍之人十四萬人,可是看現在的情況,能拉出去打的,怕是一萬都不到。
張維賢看了一眼身邊的衛指揮使曾慶,見他正一臉尷尬的站在一邊。
雖然張維賢心里面有氣,可是他也知道自己沒法呵斥曾慶,整個邊軍都是這樣,朝廷畢竟沒錢撥付,也沒糧食給他們,他們勉強度日,還要和韃子作戰,已經是難為他們了。
前些日子經過御馬監的清洗,能留存下來的這些將官,并不是喝兵血的惡人。
張維賢親自問過一個將官,他主要干的事情是虛冒,也就是一千人的編制,只有七百人,剩下三百人是不存在的,也就是吃空餉。張維賢到現在都記得那個千戶的話,能養活這七百人,他盡力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门头沟区|
赤壁市|
金平|
筠连县|
武鸣县|
浙江省|
阳泉市|
拉萨市|
宝兴县|
东莞市|
浦江县|
三原县|
涿鹿县|
宁国市|
临高县|
宕昌县|
兰坪|
宜城市|
成都市|
台北市|
陈巴尔虎旗|
西和县|
洛南县|
松阳县|
丹东市|
阳新县|
栾川县|
枣阳市|
达拉特旗|
南宫市|
石屏县|
丹凤县|
玉林市|
增城市|
普格县|
武汉市|
台南市|
西昌市|
鄢陵县|
温州市|
大埔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