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可以確認這個周家人就是販私鹽的,不過周家的上線我就不知道了,小的不負責那方面的事情。” 看著干練的王三,王忠心里面暗嘆,自己東廠怎么就沒這樣的人手,不過他也知道,皇上不會允許東廠也這么做。笑著點了點頭對王三說道:“行了,咱家知道了,你先去吧!” 王三離開了王太監(jiān)的馬車,悄無聲息,仿佛沒出現(xiàn)過一樣。 此時的滄縣城門口也很熱鬧,知州姚仁吉帶著本縣的鄉(xiāng)紳父老全都等在這里了。欽差駕臨滄縣的事情,姚仁吉早就知道了,他也知道欽差是來查鹽政的。 這幾天姚仁吉就沒睡過一次好覺,心里面有鬼他的,自然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販私鹽的,那些泥腿子挑鹽的,那都是小打小鬧,真正的大戶是那些鹽商。官鹽哪有私鹽的利潤大了,這些人賄賂鹽場的鹽官,將官鹽變私鹽,這種事情都快成常態(tài)了。 不要說別人,但是滄縣的周家,每年出去的鹽海了去了。 可是姚仁吉知道,周家的官鹽只有兩萬引,那么多鹽,怎么可能都是官鹽。大部分都是私鹽,周家有的時候甚至拿著私鹽當官鹽賣。 這都不是姚仁吉擔心的,他擔心的是他自己。 這幾年自己可沒少收周家的好處,甚至整個滄縣上下,哪一個沒收過周家的錢?不光是自己這個知州,整個滄州的大大小小官吏,對周家的事情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現(xiàn)在朝廷查過來了,姚仁吉也只希望周家能夠不露馬腳,想到這里姚仁吉忍不住看向了周家的家主周豐,卻見周豐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樣,似乎絲毫不在意。 雖然大家都叫滄縣是滄縣,可是滄縣卻是州制,對外也成滄州。當王用汲到這里的時候,發(fā)現(xiàn)這里被叫滄縣也不是沒原因的,這里比起州來,還真是小,比縣雖然大,卻也有限。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