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當初她得到這枚玉扳指時,老頭子笑道:“不聞,給它取個名字吧。” 當時的秦不聞年紀很小,她站在黃沙遍地的戰場上,眺望戰場之下一望無垠的軍隊。 “海晏。” 小小的秦不聞不假思索:“海晏河清,就叫它‘海晏’吧。” 老頭子摸著她的頭:“嗯!真是好名字,我家不聞真聰明!” 那時候,秦不聞便以為,只要保家衛國,赤膽忠心,便能一往無前,留名青史。 ——可是事實證明,當時的她還是太天真了。 海晏河清,四海承平。 那是老頭子一字一句教給她的。 “長安王殿下封侯拜相后,所做之事我不敢恭維,”季君皎語氣平靜,“但我相信,少年時跟著先帝出征討伐漠北的長安王,應當也是有過赤膽忠心的。” 季君皎說這話的時候,神情很平淡。 他對人對事向來客觀公正,饒是當時的長安王曾找過他許多麻煩,他也只是就事論事,從未有過以權謀私的舉動。 秦不聞突然發覺,她的謀劃找對人了。 如今朝堂暗潮涌動,不少朝臣紛紛站隊,想要在這朝堂之上撕下一塊肉來。 只有季君皎獨善其身,只為朝堂社稷,黎民百姓。 見秦不聞有些愣神,季君皎微微抿唇:“阿槿,是累了嗎?” 秦不聞回過神來,朝著季君皎露出一個大大的笑容:“沒有,大人您還沒說呢,您覺得侍郎大人會被革職查辦嗎?” 季君皎微微垂眸,眼中有情緒翻涌。 許久,他才緩緩開口。 “不會。” -- 時間過得很快,又過了三日,秦不聞的風寒也好得差不多了。 她的攤子也得到了不少消息。 ——正如季君皎所言,李云沐只是被罰了兩年俸祿,并未將其革職查辦。 看來賢王宋承軒沒打算放棄李云沐,選擇出手了。 其實這也在秦不聞的預料之中。 且不說假賬本不能說明什么,即使李云沐真的通敵,在沒有完全準備之下,皇帝也不會輕舉妄動。 現在朝堂形勢表面看上去一片平和,其實各種明爭暗斗,比之當年,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幾日秦不聞一有時間就去找季君皎,與他聊些有的沒的,季君皎博古通今,見多識廣,不管跟他聊什么,他都能提點兩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