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由于早有預謀,雖然出兵時準備不甚充足,但是以有心算無心之下,劉琦進兵還是比較順利的。 僅僅用了兩天時間,劉琦30萬大軍已是西出江夏郡,馬步大軍過了竟陵城,水軍更是進入到了襄水中游地帶。 此前一直在江夏郡范圍之內,馬步并沒有受到任何阻擋,而劉琦水軍已是與南郡士族所把持的水軍有過兩場大戰與數場小戰。 憑借著剛剛大量換裝的犀利,劉琦水軍幾次沖突下來,簡直是無往而不利,捷報頻傳到劉琦的手中。 發兵之時劉琦只是象征性地在水軍坐鎮了一段,大頭還在馬步大軍方向,此時的劉琦已是回到了陸上大軍陣內。 屢屢得到水軍大捷消息,劉琦心中高興之余,也并未因此而對自身實力產生錯判,現在其水軍比較強是不錯,能夠打敗江東孫堅的水軍算得上強了。 但是這都是由于從東海王處購置了兩批為數不少的艦只和墨家遠程裝備,從而使戰力得以提升的結果。。 無論艦只還是墨家遠程裝備,都是消耗性的,損耗之后就不可再生;而且無論購置的裝備有多強,總是不會比賣家所持有裝備更強。 此時的劉琦已經隱隱感覺到,水軍或者說長江之上將來最為主要的對手,并不是江東孫堅,而是東海王烈陽。 而本次劉琦求助于東海王烈陽,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若是沒有外來支持者,以劉琦在荊州的實力,根本不足以與士族進行對抗。 至于外來的東海王勢力會產生怎樣的威脅,劉琦也只能寄希望于勢力之間相互的制衡,以及天下人對東海王不會主動侵占其他勢力的普遍認知了。 東海王被封為青州刺史后,從當年的兗州之戰開始,到徐州之戰、烈曹之爭、烈袁之爭,甚至此前不久才發生針對荊州的豫州之戰,看起來都是東海王被動反擊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