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由于荀攸被兌現到現實世界的時間較晚,可以說在一些個人事宜和觀點上,楊銳與之交流得不算深入,因此才有了這次荀攸要提繼承人之事發生。 “主公如此豁達,倒是荀攸唐突了,還請主公諒解則個......” 幾人微笑結束本次有關繼承人的談話,顯然程昱、郭嘉、孫乾對楊銳的想法早已經理解,并且認可,方才不會繼續提類似的事情。 “說說正事吧,劉琦公子這次算是下了狠心了,一方面需要購置一批步卒使用的墨家器械,另外一方面還要本王直接出兵相助。 正是由于劉琦的這種做法,本王才讓人傳了家室和幾位王子、郡主前來,準備好好教育一番,實在不想看到類似的事情發生在本王幾個孩子身上。 好了,諸位,劉琦公子引狼入室行為雖然可畏,但是給我們提供了很是便宜的機會,本王認為出兵已是必然,就看出兵方式和時機......” 楊銳將與劉琦使者所談事宜詳細說與幾名智囊聽來,爾后幾人開始商討出兵事務,正如楊銳自己所考慮的,出兵的方式、時機和規模成為了討論的重點。 主要牽扯的,還是當前倭國文明區域所占據的兵力和精力,眼下楊銳兵力自然是不缺,但是問題還是在將領數量上,摻和倭國文明區域行動的前提下,就有點捉襟見肘了。 對此,楊銳與程昱、郭嘉、孫乾、荀攸等人商量過后,一致認為倭國文明區域也是到了一個很是關鍵的時刻,并不適宜臨時退卻。 而解決兩方面沖突的關鍵,就在于一個“快”字上,無論荊州還是倭國文明區域首先進入關鍵階段,都得迅速解決,才能夠兼顧另外一個方向。 在這個問題上,讓楊銳聯想到了現實世界的某國,其曾經叫囂著能夠在兩個戰場同時取得勝利,還不是最為強大的那個叫囂者。 臨到楊銳親身體會,這才發現其中的難處,就連現實世界曾經的霸主都不敢輕易同時開啟兩場戰事,與楊銳此時的情況相比也就很是相似了。 最終楊銳與程昱、郭嘉、孫乾、荀攸幾人商量的結果,本次出兵解決荊州事務,不僅僅在于一個“快”字,還在于“精”和“多”兩個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