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皇太孫六千護軍,過滁州經定遠縣,已至中都鳳陽境內。 沿途官路上,中都各級官吏,文武大臣都出城跪迎。 車駕緩緩駛過氣勢恢弘的城門,朱允熥第一次回到朱家的老家,大明的中都,鳳陽。 鳳陽,元代時為濠州。其實不算是什么天下雄城,更遠說不上富足。但因為出了個朱皇帝,此地已是天下雄勝之所在。 因為是老爺子的家鄉,又是他起兵龍興的地方,再加上明軍中大部分高級文臣,悍將都是鳳陽附近人。在帝國創立初期,這里甚至差點成為大明的京城。 洪武二年,大明第一文臣李善長,江陰侯吳良(淮西二十四將之一,后追封國公),奉旨在中都建淮西總管府,并建中都城。 馬車中朱允熥撩開車簾的一腳,在那些鏗鏘的回蕩在城門下的腳步中,注視這座比京師還要豪邁的堅城。 鳳陽不但是座城,更是大明朝另一個軍事文化中心。 修筑此城時,大明開國氣象,百戰百勝。所以修筑的城池,也充滿了舍我其誰的氣魄。 朱允熥的上輩人,太子朱標,秦晉燕王等人在少年時,都曾在此地生活過。尤其那些塞王們,這里就是他們最初的練兵統兵之處。 中都城極大,占地三百多公頃,其中營建的皇城比京師紫禁城還大十幾萬平方。城中所有規制,如京師一模一樣,甚至有過之。官衙兵營,糧庫冶煉所,制造司,歷代帝王廟,開國功臣廟等等。 這座雄城的修筑也堪稱嚴格,宏偉的城墻全部由大城磚砌成。每塊磚上都有專屬的制造編號銘文。城墻由石灰、桐油、糯米汁等材料混合而成。連接的關鍵地方,甚至用熔化的生鐵代替灰漿灌鑄。 護城河寬七十余米,城內有一百零四坊,嚴絲合縫長短有序。 中都,不但是朱家的家鄉。更是大明王朝那些開國先烈們,精神上最珍重的寶地。 當初為了修筑此城,一向不喜給百姓強加徭役的老爺子,征伐十幾萬民夫。因為工程太大,要求太嚴,洪武八年時,有心懷怨恨的工匠,在鑄城的時候,寫下詛咒的話語。 老爺子龍顏大怒,數萬工匠被老爺子殺得只剩下千人。 但是后來,老爺子反思之下,覺得如此勞民傷財確實不可取。下旨,已經開工的地方繼續修建。尚未開工的地方,不再營造。 修筑鳳陽中都,如此恢弘之堅城。其實彰顯的是帝王功績,非百姓之福。 建城要人要錢,而為了養活中都龐大的軍隊和官僚體系,維護皇城皇陵,百姓不堪重負。表面上是天下雄偉中都,暗地中,百姓們卻言道。 說鳳陽,到鳳陽,鳳陽是個好地方。自從出了朱皇帝,十年到有九年荒! 直至后來,老爺子對淮西功臣殺戮殆盡,收回了在鳳陽各地給勛貴們的封產,停止了修筑城池,百姓的擔子才輕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