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老爺子這是,明擺著話里有話。 回鄉祭祖,怎么也走不到淮安那邊。再說,就算要去淮安,他為什么不說從京師離開時,走水路去淮安。而是說,回來的時候,若是不急,去淮安看看。 淮安,可是朱允炆的封地,淮藩所在。 再聯想到,錦衣衛指揮使秘送來的幾封,有關淮王的奏報,朱允熥可以肯定,老爺子絕不會心血來潮,無的放矢。 皇太孫車駕緩緩出了京城,富麗堂皇的車廂之中,朱允熥斜靠在軟榻上,閉目沉思。 朱允炆自就藩之后,很是低調老實。 淮安靠著運河,雖然不是天下最富足的地方,但也算得上繁華。朱允炆就藩在哪,絕對是老爺子對這個庶長孫格外的優待。 到了封地之后,朱允炆很少拋頭露面,據說每日都是在家中讀書寫字,來往的也都是些文人墨客。 以他那種有算計卻沒擔當,有想法卻沒有手腕,而且虎頭蛇尾的性格來說,這是最好的歸宿。 但,他和幾位藩王的來往是卻真有其事。而且,還有一些小疑點。 可是,他就是再傻 慢慢的,車廂中朱允熥睜開眼睛,伸手挑開簾子。 “殿下!”馬車外,騎兵中緊挨著馬車的親衛統領傅讓俯首道,“有何吩咐?” “沒事,透透氣!”朱允熥隨意的一笑,然后目光落在傅讓身側,穿著魚鱗甲的張輔身上,“文弼(張輔字)!” “臣在!”張輔跳下戰馬,跟著馬車的車轍,行禮說道。 “等祭祖完了,孤放你幾天假,讓你回北平探親!”朱允熥笑道。 頓時,張輔喜出望外,“臣,謝殿下隆恩!” “哎,什么隆恩!骨肉團圓乃是天理人倫。你和家人一南一北,分隔兩地飽受思親之苦!”朱允熥笑道,“你是孤的近衛,說起來你跟隨孤這么久,也算有些功勞,賞家回家好好團聚一番!” 說著,不等對方謝恩,“對了,你回鄉之時,挑一些京師的特產帶上。聽說你母親身子不好,大內多有補藥,孤傳旨給太醫院,隨你拿!” “殿下厚愛,臣感激不盡!” 張輔面露感激之情,說起來皇太孫對他真是不錯。當時把他從燕王麾下要來,在京中賞賜府邸,衣物飲食。又入宮為宿衛,可謂是恩深情重。 別說他一個外臣之子,即便是勛貴家的子弟,也沒有這樣的恩寵。 只是,他心中 ~~~ 皇太孫車駕沿著官道,緩緩前行。官路兩旁,已有勤勞的農人,開始翻弄著尚未徹底融化的土地,以備春耕。 這日傍晚時分,車駕再次降臨滁洲城。府城大小文武官,及鄉紳士子,皆出城跪迎。 上次朱允熥剛走出滁州的地界,就聞聽京師巨變,連夜疾馳回京。 這次,再次來到此地,不禁讓朱允熥有些感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