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接下來兩日,西川行省那邊進入的北方人口越來越少,都知道一旦進入就要被強行安排在滄江一線建立防御。 若是南方人還能理解。 畢竟守護家園。 那些外來人呢?他們可沒有這么寬闊的心胸,本就是過來逃難的,在南方也沒有田地等,還要干活,更沒有多少工錢,這和抓勞工有什么區(qū)別? 此舉也使得青州府那邊的計劃受挫。 許元勝在滄縣看著張方平發(fā)來的書信。 “還是被熊家給耽擱了。” “青州府才拉來了三萬人。” 許元勝輕嘆一聲,冷靜之后多少也能理解熊家的心態(tài),不建立防御就要面臨北方的軍隊,依熊家之實力若無強大的防御體系,怕是無法對抗北方邊軍重鎮(zhèn)。 可若是大批撒出去銀兩。 西川行省窮啊,熊家雖然富,方方面面牽扯也多,不可能如自己這般大筆的撒銀子和糧食。 估摸后者,熊家更想留作軍需。 “都是窮惹的禍。” “看來只能從自己這邊入手了。” 許元勝琢磨著。 打開地圖。 看著西川行省和湖漢行省的交界處。 依臨近滄江一線為對標(biāo)。 離得近的,自然是熊家掌控的三府。 退而求其次。 靠東一些。 無疑淮陽府離得最近。 青州府最靠近滄縣的就是開陽縣。 “淮陽府那邊土地利用上,還要弱于青州府,且淮陽府富足。” “從淮陽府入手,無疑是最佳。” 許元勝略微斟酌,在地圖上劃下一條線,是沿著官道往滄江一線延伸,穿過湖漢行省兩府邊緣處。 約乎兩百里就能到淮陽府境內(nèi)。 “建關(guān)口。” “發(fā)田地。” “給予安家費。” “免除夏銀征稅。” “給予戶籍認可。” “必須要快,北方那邊不會放任人口大量流失的。” 許元勝寫了兩封信,一封是給張方平道出用意,一封是給淮陽府的府衙,令其安排足夠的驢車以及安家費和空白的戶籍文書,直接派官員專門負責(zé)接納人口。 這些人口直接放在青州府和淮陽府的兩府交界處,當(dāng)初挪走了淮陽府的兩縣人口,此刻全部填充回去。 當(dāng)日兩封信就發(fā)了出去。 許元勝沒再關(guān)注這些,而是開始走訪新建的防御。 滄江一線二十萬民工,挖掘沿江的土壤推擠之高約乎十幾米,有專人負責(zé)夯實土基,整體地基的坡度都甚是陡峭,想爬都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