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元璋沉默了。 章誠這里又道:“剛才上位問怎么拉攏愿意和我們一起驅(qū)除韃虜、恢復(fù)中華的士紳,我的建議就是先籌股設(shè)立這個官辦商行,這個相比于用土地拉攏要好得多。” “怎么講?” 朱元璋一聽到土地,就敏銳了起來。 章誠說道:“為拉攏部分士紳,而分商利于他們,讓他們賺取銀子,再去兼并土地和人口,總是要比給他們直接分田地,讓他們直接通過田地所收之租去兼并田地和人口要好一些。” “畢竟對于天下百姓而言,最根本的還是田地。” “商道興旺發(fā)達與否,商利是歸于朝廷還是歸于官府,對百姓而言,倒是沒那么重要,天下百姓一般能自給自足就不錯了,能有余錢交易商貨還在乎品質(zhì)優(yōu)劣與否的人,一般都不是普通百姓了,至少是中等人家。” “何況,以我之見,我們應(yīng)該一開始就盡量讓土地均分到百姓手里為妥,這樣的話,百姓不饑不寒的可能性最大,官府的稅收徭役也更易開展,即便是商路也能更加繁榮。” “畢竟有田可耕的漢家百姓越多,則以我漢家之勤儉,必有更多的百姓不出數(shù)年就能積攢出財貨而能交易也,而愿意交易的百姓越多,商路也就更加繁榮。” “而商路若是更加繁榮,到時候又能拉攏更多士紳,進而進一步做大,早日實現(xiàn)恢復(fù)中華之目的。” 朱元璋頷首,微微一笑說:“敢情分田興商有這么多益處!” 章誠這里繼續(xù)說道:“反正天下之利,要么在土地,要么在商道,上位是選以土地拉攏部分士紳,還是選商道拉攏部分士紳,決定在上位你自己。” “咱是布衣出身,清楚老百姓最想要的就是能有塊自己的地。” “咱當(dāng)年要是有塊自己的地,哪里會為了討口吃的被惡狗追著咬啊!” 朱元璋不加思索地回答起來,且在說到要是快自己的土地時,還有些紅眼,而道:“就照章先生的辦,用商利拉攏值得拉攏的士紳!” 如之前所言。 朱元璋可以說他手段狠辣,但不能說他保守。 一個能在歷史上想到用開中法解決邊糧問題,即讓普通商人拿糧掙鹽業(yè)商利的帝王,會拘泥于開辦官辦商行? “那行!” 章誠在朱元璋答應(yīng)后就回了一句,然后說道:“其實,入股的人不必太多,上位且根據(jù)實際需要定一個門檻吧!畢竟,一開始只是涉及糧食布匹買賣,利益還看得見,參與者多了,收益如果比不上放貸與收租,反而沒有拉攏價值了。” “也就是說,重要官員才有必要準(zhǔn)其分官利,不重要的官員只需獎掖足夠就行,也不必分官利,還能使其有進步的欲望,知道只有努力做事升了官,才能有更大的好處。” 朱元璋點頭:“那就先是你們?nèi)唬渌苄郑劢酉聛砭腿枂枴!? “好!” “承蒙上位關(guān)照。” 章誠點頭說后,就道:“那我就先出五百兩入股。” “不知二位?” 章誠問向李善長和馮國用。 李善長這時盡量克制著內(nèi)心的激動,只故作淡然地稟道:“雖說下僚家資豐厚,不執(zhí)著于求利,投附上位也只是為天下和個人心中抱負,但若是為義取利,下僚愿行陶朱之事,亦謝上位恩典,只是不敢與章先生比肩,愿先出三百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