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元璋這話沒有說錯。 現(xiàn)在投附他的文人里,馮國用不算是主動投附,而是自己寨子缺糧又恰巧遇到朱元璋南下滁州而不得不來投的。 章誠更不用說,是朱元璋主動招攬進隊伍里的。 所以,李善長嚴格來說才算是主動來拜謁投附朱元璋的人,而且是主動帶資來投。 要知道,歷史上的李善長并不是所謂的落魄文人,而是定遠一帶的豪強,要不然他也讀不了書。 《明太祖實錄》里,朱元璋就稱李善長本是當?shù)氐赂咄刂恕? 在這個時代,地方上,什么樣的人才是德高望重的人?自然是富甲一方的豪右。 因而,李善長投朱元璋不算是走投無路,非得靠朱元璋才有飯吃,而純粹是政治上的選擇,畢竟李善長在科場上一直困頓而元廷如今又對漢人為官多有限制,讓他沒有別的上進之路。 至于經(jīng)濟上拿出三千石糧食勞軍對于李善長這樣的地方豪強而言,也算不上什么。 而朱元璋的大軍停留數(shù)日,消耗不少,正需要新的糧食補充。 所以,朱元璋在聽到這個消息后很是喜悅,無論是因為有儒士主動來投,還是因為這三千石糧食。 至于驚訝,自然是因為他沒想到章誠真說對了,真有文人對現(xiàn)在的禮教秩序沒那么在乎,會主動來投他這個還沒有多少實力,而只能算潛力股的義軍將領(lǐng)。 章誠則只是淡然一笑,在見朱元璋看向自己的眸光頗有一絲佩服時,且搖著蒲扇道:“但要是按照現(xiàn)在的禮教,這個李善長是有違禮教的,在這個時候投附被元廷定為妖賊的義軍,還主動獻糧,這簡直是通敵了,是不忠了!所以,如果按照現(xiàn)有禮教,上位應該心里鄙夷此人才是,甚至不該接納此人才是。” 朱元璋無法反駁。 “但如果是用講究華夷之別的新禮來講就沒有問題,完全可以說他是為驅(qū)除韃虜、恢復中華才選擇投靠義軍。” “這樣的話,他李善長不是不忠,只是不愚忠而已,他忠的不是蠻夷之君,而忠的是華夏才為天下正統(tǒng)之禮。” 章誠這么說后,朱元璋似有所悟地頷首,而心里對李善長的觀感的確更好了些,且道:“這么說來,原來的禮教的確沒那么完美,淡化了華夷之別,也就混淆了是非對錯。” 朱元璋說著就對徐達說:“咱親自回帖,你派人帶去,順便派兵保護其李氏鄉(xiāng)人與糧草,而免被賊兵侵害,同時告誡派去的弟兄們,誰要是敢對李家人不敬,便是對咱不敬,立斬!” 徐達拱手稱是。 而朱元璋在回了李善長的帖后,就對章誠道:“章先生雖然說自己做不到燮理諸將與謀士矛盾,但咱還是請章先生盡量替咱燮理一二,有勞!” “既如此,上位不如現(xiàn)在就賣我一個人情,把花云兄弟放了。” “我去看了看他,他已經(jīng)反思的不錯,知道百姓做鞋之不易,也知道韃子之可恨,想必接下來更加愿意遵守軍法,不欺民虐民,而更愿意將天下漢人皆當兄弟姐妹看待。” 章誠笑著說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