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后續(xù)-《世子風(fēng)流》
第(1/3)頁
“不知父皇召老師入宮,所謂何事?”
康廉道:“五皇子來了送來了折子,涼州春潮之患已解,竟是沒有一家百姓受損。”
項啟聞言微微一驚,隨后笑道:“五皇弟此事辦得還真是漂亮,或有夸大,但是等他回帝都,想必父皇自有一番獎賞。”
“陛下也是這個意思。”
康廉道:“不過五皇子畢竟是與童勇合作,此事頗為忌諱。”
項啟皺眉,不悅道:“孤明白老師的意思,但五皇弟與孤向來親近,老師將此事點明,童勇未必有事,倒是讓父皇對五皇弟不喜,此非孤之愿。”
康廉微微頷首,“殿下說得是,是我太著急了。”
項啟聞言神色稍緩。
康廉又道:“不過當我提起此事之時,陛下臉上卻并無異色,竟是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卻是出乎意料。”
“嗯?”項啟也有些疑惑,“雖說五皇弟甚少插手朝政,更無意黨派爭斗,但畢竟涉及的是皇子與實權(quán)大將的勾結(jié),父皇怎么會無動于衷?”
項啟眉目一緊,“自這個消息傳來之時,孤便甚為不解,如今老師當面提起,父皇仍舊沒有反應(yīng),可見...”
“陛下手上畢竟有七部,可以常常探查消息內(nèi)情,既然陛下沒有理會此事,可見其自有內(nèi)情。”
康廉搖了搖頭,“除了這件事,還有一事,老夫也一直不解。”
“老師是說,先鋒都尉趙東風(fēng)?”
“不錯。”康廉點頭,“趙東風(fēng)乃英國公帳下大將,英國公坐鎮(zhèn)青巖關(guān),竹溪城的事情,他們怎么會知道的?若是不提前埋伏,又豈能相隔數(shù)百里及時趕到救急?
即便輕騎迅捷,卻也不可能比陸安,比嘉虞關(guān)的燕人更快吧?”
項啟道:“老師說得不錯,竹溪之事,的確事有蹊蹺,即便大勝,但父皇事后仍舊沒有提起英國公擅自調(diào)兵之事,即便是朝堂之上有御史提起,父皇也都輕輕揭過,此并非尋常作風(fēng)。
除非...”
兩人對視,同時沉聲道:“除非這本就是陛下的命令。”
康廉道:“英國公早就得到了陛下的旨意。”
“陸安竹溪,距離帝都有千里之遙,莫說七部掌令,就算是晝夜不歇的驛馬,至少也得小半個月才能一個來回,竹溪事態(tài)突然陡急且變化無端,父皇遠在帝都,怎能知道形勢?圣旨又怎么可能來得及時呢?”
“那就只有一種可能了。”康廉臉色一沉,“先斬后奏。”
“不可能!”項啟搖頭,“英國公絕不會這么做的。”
康廉卻道:“老夫的意思是,先斬后奏的不是英國公,而是另有他人。”
“誰還有這么大的膽子...老相國?”項啟猛然驚起,“老相國不是在梁州嗎?梁州離陸安不遠,陸安守將沈雄又是梁州人,老相國必然比英國公更知形勢...
所以,英國公根本就不是受的父皇圣旨,而是老相國所托?而父皇這里,亦是老相國作保?”
“不錯。”康廉道:“如果是這樣,事情似乎就更能講得通了,甚至老夫懷疑,此事跟沈青云也有關(guān)系。”
“此事跟沈青云有何甘?”
項啟不解,就算這時候封賞了沈雄,但怎么也跟沈青云扯不上關(guān)系吧?
康廉道:“老夫記得,殿下前些日子,將梁州縣令召入太子府了,對吧?”
項啟點頭,“不錯,是老相國以權(quán)謀私,不過一件小事而已,孤也記不得具體細節(jié)了,不過好像跟沈青云有關(guān)。”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顶山市|
红原县|
于田县|
射阳县|
柳林县|
克拉玛依市|
九寨沟县|
松原市|
通江县|
黄浦区|
连平县|
五原县|
车致|
岳阳县|
德惠市|
嵩明县|
海盐县|
西林县|
秦安县|
阜城县|
利川市|
郎溪县|
会宁县|
手游|
延川县|
清涧县|
平塘县|
大城县|
璧山县|
阿拉善右旗|
济阳县|
辽源市|
云安县|
朝阳县|
利川市|
五河县|
尚义县|
福海县|
巴青县|
武城县|
肇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