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為這事兒奔走了三四年之久、已經32歲依然孑然一身的任雨琴,看到自己多年在保鏢護送下深入偏遠貧困山區考察、驗證、做方案的項目,終于到了落地的那一刻,內心也是欣慰不已,喜極而泣。 她作為基金會的代表,站在顧驁身邊出席這個揭幕典禮的時候,覺得非常地與有榮焉,雖然她只是做考察和籌備工作的,錢完是顧驁出的。 自從七年前拍完《紅樓夢》后有些厭世出世的她,從來還沒現原來自己的人生這么有意義了。 “今天,國內第一所九年制流動務工人員子弟學校,在我們錢塘正式落成了,下個月一號,也就是九月一號,它將會招收第一批打工者的孩子就讀。 這是一個文明的曙光,雖然我顧某人至今沒有在山區建過一所希望小學,也從來沒有響應過國家希望工程的號召、沒有為希望工程捐過一塊錢——但是,我另起爐灶,每年至少捐資一千多萬美元,甚至更多,自籌了這個流動務工人員子弟學校項目。 今年是第一批學校正式落成的年份,今天,在錢塘,我們是第一所,這一個月內,在胡州、在秀州、在滬江的郊區,一共會有15所學校建立起來。 我們招收的免學費就讀人員範圍,主要是經過我們基金會的管理者親自勘踏過的、來自國13o多個國家級貧困縣中的兩千多個不適宜人類再長期居住、生存環境嚴重惡化的最貧困鄉、村。 如果他們的父母愿意走出大山,來吳越和滬江打工,哪怕他們不具備申請暫住證的最低人才準入條件,只要他們靠自己的雙手在本地謀到生,有相應的證據,他們的孩子就可以不要戶口也不要暫住證,直接在我們捐建的學校念書—— 當然,前提是學校沒有招滿。與此同時,如果符合條件的學生人數暫時不足,我們也會先放寬條件,錄取那些非‘不適宜人類居住’地區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弟入學,這只是一個優先順序上的排序……” 顧驁當著圍觀大眾,把他的設想侃侃而談說了一遍,一看就是非常實事求是,非常務實的,一點虛頭巴腦的面子都不追求。 公立學校后來招生也要先優先表一生表二生,人口太多的話往外擠。顧驁既然是出錢的,也按照他的期望排個一二三四,并不過分,也沒人能因為占不到便宜而鬧事。 1994年下半年,國內整體的民工潮和跨省務工規模,也終于到了上億人次的規模,雖然跟二十幾年后五六億的流動相比,依然只有2o%,可也算是為顧驁和任雨琴的這番事業,提供了運作的意義和空間。 天鯤、王安這些公司本身不可能招聘那么多低學歷人才,但是提供配套服務的公司卻可以。 馬風的阿貍巴巴“出口轉內銷”、在美國搶下了電商的吃螃蟹機會后,也殺回國內,自然要自建物流。 在那些沒有技術含量、只要吃苦耐勞的崗位上,以臨時工合同、在同等條件下優先簽一些極度貧困山區的勞工,并沒有什么問題——而且為了防止社會的不公平,這種優先也不是隨便適用的。 阿貍巴巴和天鯤等公司,在顧驁的指示下,是這樣操作慈善公益的:對于來自“不適宜人類居住”的極度貧困地區的勞工,要想被優先錄用,必須是整村或者至少整組都遷出來,愿意將來不再給國家和社會制造扶貧負擔,那才會享受這個優先權。 換句話說,一個村子里有一兩戶釘子戶死活不肯離開不適宜人類居住的極端惡劣環境,非要扎在那兒,那么至少同村組的人都享受不到優先權。 這也不是株連,因為顧驁本來就是捐錢做善事,他有權選擇把錢給什么人。 他既然是吳越人,是實事求是的實干注意慈善家,就不會想著去什么不適宜人類居住的地方蓋希望小學刷名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