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顧驁的天鯤系,現在游戲機生意存量和用戶規模,雖然已經遠當年雅達利三四倍,可任天堂這個攪棍競爭者的存在,必然會讓華爾街不看好天鯤。 因為只要有競爭,哪怕對方才兩成的體量,那也至少能逼得不敢放肆搜刮消費者、賺取高價暴利,那資本就覺得前途不如那些壟斷暴利的。 就像雅達利當年,資本市場之所以給它三四十億的估值,就是看在競爭者被殺絕了,還不敢進場,雅達利還敢放膽狂言“我就是往卡帶的塑料殼里塞一片磚頭,都能賣幾十美元”,所以華爾街就沖著這個暴利給4o億市值。 從這個角度來說,當年《et外星人》事件,也算是雅達利那些高位套現股東想這么乾的,只可惜他們沒有預料到結果反彈的烈度 當時很多雅達利高層,就是想證明給華爾街的投資人看:賣好游戲給客戶、踏踏實實賺錢,這算什么本事?好游戲不是常有的,要看運氣的,指望游戲好才暴利,這種暴利就具有賭運氣的成分,不是躺著1oo%必賺,不夠讓投資人放心。 他們就是要證明給投資人看,他們真能把辣雞賣出高價,他們的暴利是不依賴技術和設計的,不怕創意枯竭的波動的,這才是本事。 投資人們該繼續瘋搶這個暴利平臺的股票,因為這是一家哪怕把研部員工都換成智力殘疾人士都能繼續賺大錢的公司。華爾街最愛這種對未來利潤的確定性了,愛到狂熱。 扯得稍微有些遠,但也算是說清了華爾街對壟斷者的崇拜式額外估值溢價體系,無論是對雅達利還是現在的ib。 當然影響估值的因素還有很多,普遍來說,ib和王安這些公司,歷史上的高估值還要得益于華爾街比較熟悉他們的產品這些公司生產的伺服器、辦公電腦,都是華爾街精英每天上班都會用到的。 人總是傾向于高估自己認識的世界在真實世界中的佔比,就好像一個明星飯圈里的人,總會高估自己追的偶像的知名度。 華爾街精英同樣不能免俗,他們覺得自己每天上班用的那些設備不錯,就會高估這些供應商的市場競爭力。后世蘋果的高估值同樣受惠于這個因素,并非完真實實力的體現。 ib論銷售額,肯定也是沒有天鯤加王安的十倍之多的。 但ib在從巨型機到小型機、伺服器等細分領域,都是絕對的行業第一和壟斷者,這給了ib額外溢價,8o年代末就有4oo多億美元,并不夸張。 當然,因為ib是一家有半個多世紀歷史的老公司了,當年第一代創始人老托馬斯.沃森死掉、傳位給小托馬斯.沃森手上的時候,沃森家族的持股就只有不足4o%的比例了。 老沃森時代都還沒進入計算機業務呢。 小沃森時代,ib從5o年代到6o年代,可是巨額融資11-i電子計算機領域的,這必然會帶來巨大的股權稀釋,比他爹更稀釋了一倍以上。所以沃森家族如今手頭的ib股票,已經跌破了兩成,總價值也就七八十億美金吧。 從這個角度來說,顧驁的財富跟沃森家族財富的差距,并沒有公司市值差距的倍數那么大。 明面上的家族財富也就差了兩三倍吧。 …… 沃森家族方面,接到新鄰居的邀請后,還非常客氣,僅僅兩天之后,就來顧驁這兒喝下午茶了。 蕭穗不用出席,顧驁就帶著米娜,以夫妻身份跟沃森家族的人寒暄聊天,混個臉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