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憑心而論,顧驁不是那種低智商的背結論型穿越者,也不會隨隨便便因為知道所謂的歷史走勢,就盲目看不起摩托羅拉公司的計劃。 “銥星計劃”的失敗,是后來時勢變遷、多方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并不是方案從根子上就完全不行 你想想,人家摩托羅拉公司,那好歹也是霸絕無線通訊行業十幾年的鼻祖級存在,那些位高權重的高管,怎么可能是弱智? 站在1987~1988年這個決策期,摩托羅拉的計劃,還真是有可能以“絕對牛逼的訊號可靠性”這一賣點,吸引到足夠彌合成本的高端用戶群規模的。 因為如今世界還在冷戰中,冷戰時代富豪們的心態,后世純和平發展年代的富豪是很難有同理心去理解的。 這個時代,那些跨越數代的舊錢富豪,有很多熱衷于末世生存狂的,甚至于肯為核子戰爭爆發后、地面維持基本生存的設施都被毀了的情況下,繼續提供保障的頂級黑科技裝備巨額買單。 當時的西方富豪們,甚至有用炫耀自己購買的設備的黑科技程度,來滿足社交攀比的,就跟后來冷戰結束后用高端定製奢侈品攀比差不多性質。 你到了一個地面完全被炸回史前狀態的地方去,天上的衛星依然能為你提供訊號,想打電話就打電話,想想都是倍兒有面子的事情。 只是后來露西亞人嗝屁了,世界大同…… 所以摩托羅拉人做出“銥星計劃”的時間點,他們的想法是沒錯的。 幾乎同一個時期,美國的軍方也啟動了gps計劃,也就是全球定位系統,這玩意兒要的衛星規模數比摩托羅拉的銥星少一半,但初期投資只能是比前者略低一些。 gps后來同樣是剛弄了一半,蘇聯沒了,美國人茫然若失沒了對手。軍方也一度考慮過讓民用資本、來為尚未搭建完成的后續投資買單。 可惜六角大樓找不到接盤俠,又捨不得已經砸下去的錢浪費,才捏著鼻子弄完gps這玩意兒,正式全球布網完成,跟銥星也差不多就是一兩年內前后腳的事兒。 如果冷戰一直打下去,給它輸血的怕死富豪足夠多,摩托羅拉的銥星計劃不定真就碾壓了歐洲人的gsm標準。 從這個角度來,冷戰對人類的進步也是有很大促進的,人類多少原本只算成本不可能上的黑科技,都是被軍事壓力逼出來的。 沒有冷戰,至少那些“不劃算”的科技要落后幾十年。 而且冷戰時期,富豪們以買昂貴的、性價比不高的黑科技裝備來作為炫富賣點,也總比后來炫耀包包和豪車要有進步意義一些。 關鍵是那個時代的窮人,會被武力逼著去羨慕提升生存機率的黑科技,那富豪用黑科技來裝逼也就有了意義。 只能摩托羅拉的計劃生不逢時,非戰之罪。 …… 捋順了邏輯的前因后果、通盤因素之后,顧驁對于如何應對克里斯.高爾文的籌資試探,也就心里有底了。 克里斯.高爾文最近的資金運作思路,主要就是兩個方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