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經過三天忙到腳不點地的一線視察, 跟上至張仲謀、下到研發部主管人員和一線產線工程師深入交流。 顧驁總算是把香積電的最新近況摸透徹了,心里也對這家企業未來一兩年的增長規劃有了點底。 視察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和新的外部資源需求,顧驁也都很誠懇地坐下來談,確保幫忙尋找外協。 他那張“用全產業鏈打半產業鏈、卡住身位吞王滅果”的大網,才算是夯實了一些。 干完這一切,時間已經撥到了86年5月。 本來么,勞動節是應該休假的,但顧驁這么忙的人,只能是趁著假期繼續他的視察之行,馬不停蹄趕去漢樂電子,了解首批天鯤習機的發貨情況、生產問題。 同時還把天鯤在美國的研發部門負責人、乃至天鯤娛樂總裁舒爾霍夫,都請來香江玩幾天,順便開個碰頭會,集中辦公解決上市期的問題。 天鯤對習機的這“半代”轉型是否成功,對于天鯤未來能否消化王安在文字處理機領域的研發資源,至關重要。如果天鯤在使用摩托羅拉68000系列p開發的過程中,出現了代際斷檔、經驗積累不足,那將來也是會很致命的。 眾所周知,天鯤的初代游戲機用的是摩托羅拉68000的3z版本,82年產的。 而習機用的是85年產6z版本。 未來的二代游戲機(近似于歷史上世嘉的d16位游戲機)和初代天鯤-王安電腦,會用到88年版本10z版本。蘋果88年的-ii也會用到這一款。 所以顧驁必須保證他手下的研發部,在每一代摩托羅拉68000系列p上,都積累足夠經驗,不能出現技術路線斷層。 如果是純做游戲機的公司,斷層就不可避免了,比如任天堂和后世的索尼就會面臨這種問題,只因為任天堂都是六七年才有一款新產品,中間3年的新p可能就被它們跳過去了。這些公司的系統設計水平也就一直停留在做游戲機。 眾所周知,后世玩過p4游戲機的玩家,都有一個體驗:p4上的游戲運行起來之后,那真是挺流暢的。可偏偏是在游戲的安裝、選取界面,以及逛p-tre的時候,那是真的卡頓、遲緩。 這就是只作游戲機的大廠,做系統的短板。 雖然嚴格來原理并不相同,但需求邏輯是一樣的。 顧驁的野心之大,當然不能犯這種錯誤。 習機新增的那些功能、會帶來哪些系統集成層面的額外bg,這都是寶貴的技術經驗和財富。 ……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