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顧驁剛才的那番道理,別在蕭穗聽來匪夷所思,哪怕是2019年的看客,只要不是it科技行業(yè)圈子里的,不定都會覺得匪夷所思: 一個市場只有600萬用戶容量的時候,佔有率排名座次難道不重要嗎? 600萬里佔500萬的,不一定能成長到最后6億里佔5億的…… 那難道600萬里佔50萬的,最后漲到6億里佔5億的機率就會更大? 也不會。 20世紀末的互聯(lián)網(wǎng)泡沫,和2010年代的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人工智慧/區(qū)塊鏈虛火,后來都一次次證明,這個問題相關(guān)性不大,在市場最終成熟、滾成6億用戶的大盤之前,除了社交網(wǎng)路這種黏性慣性很大的細分賽道外,其他大部分細分科技行業(yè)的賽道,先行者和早期優(yōu)勢者的位置都是不安全的,壁壘都是不夠高深的。 所以,2010年代后期,在所有巨頭的掌舵人,無論馬風馬騰馬克,都看過克里斯坦森的《創(chuàng)新者的窘境》后,他們是怎么封堵投資新興顛覆者的? 他們選擇了投整條賽道。 比如阿貍巴巴覺得“映像識別人工智慧”對于未來電子商務(wù)至關(guān)重要時,馬風不會再像90年代的投資者那樣,看一眼“目前這條賽道上的第一名是sensetime科技”,就只投商湯一家。 它會把曠視科技、xx科技……一大堆“只要他們做事的風格、科研的硬實力有可能成功”的公司,統(tǒng)統(tǒng)都投一遍。 甚至連??低曔@種跨圈過來的巨頭,你實在收購不掉,也能上門喝喝茶,談個戰(zhàn)略合作穩(wěn)住。 這種投資,比例一般會達到“投20家做事風格、路線、科技硬實力都看不出毛病的公司,然后跟養(yǎng)蠱一樣讓他們自然生長,最后從蠱王身上拿回全部的投資回報”。 畢竟按照這種模式,蠱王活下來之后,至少比當年的早期投資增值50倍乃至幾百倍,所以你花20倍的錢投20個死19個活一個也不會虧就是了。 這是一個科技行業(yè)大部分分支,都沒什么遷移成本的時代,消費者忠誠度不值錢。沒誰規(guī)定你上一臺16位游戲機買了任天堂的sfc,到了32位機時代你還要買任天堂的,你完全可以毫無心理負擔地“背叛”任天堂秒一臺索尼的ps回來。 那2000年之前的華爾街蠢貨們按照“因為我覺得世上有5000萬消費者在16位時代忠于任天堂,所以我推測到了32位時代還有5000萬消費者忠于任天堂”而推算出來的任天堂股價,不就成了一個笑話嗎? 任天堂的股價也好,王安的股價也好,如今都是靠這種按傳統(tǒng)行業(yè)壟斷慣性“估計”的信心撐起來的。 …… 既然后世之人要看懂顧驁這番道理,都那么困難。 蕭穗自然是如同聽天書一般,被轟炸了整整半天,覺得自己腦洞又被炸大了好幾圈,才勉強捋清了寫作大綱的基本脈絡(luò)。 至于其他素材的組織、文字的調(diào)遣,還需要很久很久。 反正顧驁也不急,給了她幾個月的時間,把這部專著整理出來。如果過程中想不明白,還可以隨時電話請示。 或者等顧驁這波在京城忙完離開之后,蕭穗還可以天天陪伴在他身邊寫書,一有不懂就當面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