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年底的沙頭角開發(fā)區(qū),依然是一片車船隆隆的趕工景象。 隨著東芝電子莫名其妙被一套神秘組合拳擠兌得服軟,香積電項目的進程也陡然加快了,在香江產業(yè)界,乃至整個東亞、東南亞產業(yè)界,都激起了不小的震動。 香江數(shù)大產業(yè)家族,也紛紛加速了他們在沙頭角、打鼓嶺拿的那些地皮的開發(fā)進度,或者是至少拿出其中一個小項目,擺出要加速的姿態(tài)。 然后,各路家族的首腦人物,也都親自往這塊依然窮荒僻壤的地皮跑,每天搜集關于香積電的各種情報、或者想逮個機會,跟視察項目的顧驁、張仲謀聚一聚,了解最新內幕。 “沒想到啊,香積電居然真的建到這一步了,顧驁還真是下血本啊。一直以為這就是個幌子,跟咱家騙地皮開發(fā)商品房差不多呢。” 沙頭角海邊,一座只有三四層樓的、內部裝修還非常簡陋、起碼再過半年才能正式營業(yè)的小海景酒店里。三大地產家族的頭面人物齊聚一堂,聊著香江的前途。 而剛才說出那番話的,正是地產李老板。 他明顯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用香江的產業(yè)管理來揣測顧驁此前的布局了。 聽了李老板的感慨,另一家族的鄭老板也跟著盤算道:“誰說不是呢——顧驁拿下沙頭角這片工業(yè)用地,加上打鼓嶺的配套住宅用地、商業(yè)用地,其實總成本1億美金都不到,咱都是做這一行的,這個賬算得過來。 不過,聽說他從東芝系挖整套半導體工藝的工業(yè)體系過來,從工業(yè)母機、全套設備、技術支持……沒有兩三億美金絕對下不來吧?他這是真心把半導體當正事兒做了?” 鄭老板明顯不是很懂半導體的行情內幕,但估出來的總價,倒也不算差太多——歷史上,張仲謀回灣灣搞臺積電,花的啟動資金也是4億美元左右,還分了好幾年到位。刨除人力資源、地皮廠房,花在技術和設備積累上的成本,也要這么多了。 搞半導體是很貴的,沒個幾億美元數(shù)量級的啟動資金,根本玩不轉。 鄭老板這筆帳算完,李、鄭兩家都對顧驁的定位,重新做出了評估判斷。 不過,顯然也有不信的。 比如楊家的楊老板,略微思索了一會兒后,一邊喝著檸檬冰茶一邊斟酌反駁:“不過,我可是前天制造機會,跟張仲謀張先生見了一面,當時他正在調廠呢。我聽說,顧驁也是機緣巧合上了賊船下不來、被美國人通過前商長彼得森閣下帶話。 是美國人不想在日元升值后,繼續(xù)承受無可替代的高價曰本半導體,所以逼著顧驁加快半導體工藝建設的進度。這塊生意,美國人沒打算親自做,他們也要制造業(yè)向外轉移的嘛。 有個人跟曰本人搶、狗咬狗讓美國人有便宜貨可買,美國人當然樂見其成——顧驁只是適逢其會,剛好趕趟了這個國際形勢,騎虎難下了。要我說,起碼十年之內,顧驁投到香積電的錢,回本效率都不如炒地皮炒房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