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聽說那個幽暗的娛樂場所,是一家游戲機廳后,隨同視察的有關部門領導們,驚訝程度可是絲毫不比顧驁低。 “游戲機廳?錢塘第一家游戲機廳,居然就在紅牛廠子旁邊的社區?城東這么偏的地方?” “市中心都開不起來游戲機廳,這兒卻有,難道是紅牛的工人和坐辦公室的,收入都已經高到可以去這種場所了么?這里多少錢一次的?” 呂局和蔣主任等比較奉公的領導如是問道。 自然有做秘書的在一旁解釋:“聽說好像是五角錢一次,可貴了。” 1985年,打街機兩角錢一次,那是絕對虧本的,因為電子產品都是剛上市的時候最貴,以后隨著科技進步漸漸便宜。 所以這東西的價格,是不能按“當年錢多值錢、物價多便宜、所以打游戲機的收費也該更便宜”來揣測的。 正如后世1996年,國內滬江和京城各自開出第一家網吧的時候,收費可是達到了20塊一小時,當時去網吧那可是比去肯德基和咖啡館還時尚的高端潮人生活方式,甚至男女相親約會都有去網吧的。 (不光是可以打電腦,而是確實能上網的。如果是純粹的“電腦房”,出現會更早一些,也沒那么貴。) 到98前后,網吧才跌到了10塊錢一小時,然后2000年迅速跌到5塊左右。再往后就是3塊、2塊、各種會員卡充多少送多少,大約05~10年那幾年,是網吧最火最便宜的年份。 而街機的價格也是這個道理。 原本的歷史上,國內的街機廳出現只會更晚,大約80年代末才有,收費是一塊錢3~4個幣。90年代中期網吧出現之前,才跌到一塊錢7~8個幣。 當時甚至還有些街機廳老板,意識到95年街機已經沒什么人愿意掏錢玩、太落后了,開始在街機廳里引進索尼的初代PS游戲機,收幾塊錢一個小時定時制租金。 顧驁前世小學四年級的時候,零花錢買不起PS游戲機,就去游戲廳打過3塊錢一小時的PS。累計花了百來塊,通關了PS版的光榮公司《三國志V》和科樂美的《惡魔城:月下夜想曲》。 扯得稍微有些遠,這里無非是說,以85年街機的高價,內地街機廳老板怎么也要賣5角錢一個幣才能賺得比較體面。 因為同期曰本和美國的街機價格還分別是50日元和25美分一個幣(美元有25分的quarter硬幣,美國的公用電話亭也都是收這種幣作為基礎價。) 50日元和25美分換算過來,分別相當于1塊2到1塊5人民幣,內地游戲廳收5角,已經是考慮到內地房租、人工、看場子成本極低,也壓低了利潤率。 在省城工人平均工資七八十塊的年代,5角錢一次著實沒什么人玩得起,也難怪只在“富人區”有了。 “那紅牛還真是帶動工人共同富裕了,不容易啊。”仇清終于逮住了高屋建瓴的機會,公允地為資方說了一句好話。 呂局和蔣主任也不得不承認,只是呂局脖子最硬,依然不能完全釋懷對顧驁的懷疑,說道:“那天鯤音樂的CD工廠社區,為什么沒出現這些繁榮的景象。” 這次,仇清卻是回答得很漂亮:“紅牛是紅牛,天鯤是天鯤,怎么能混為一談,紅牛是南洋愛國華僑資本家開的。 何況,天鯤音樂的CD工廠,這才投產了幾個月呢?紅牛可是投產了兩年多了。你讓天鯤也帶動當地村民兩年,他們說不定也這么繁榮了—— 老呂啊,有些事情不能拍腦袋的,要親自下去走走、實事求是深入調查,看看被天鯤和紅牛征了地的農民,他們自己喜不喜歡新生活。我們坐在辦公室里瞎想,那是要脫離人民群眾的,可不能犯教條注意的錯誤呦!”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