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重回80當大佬》
第(2/3)頁
顧驁把后世的績效激勵體系稍微拿出一些穩妥、還有點人性的部分,稍微推行一下,對于80年代中期的員工,已經非常有效了。
不過這一切更主要是得益于華興通訊挪來了特區,所以電子工業部里、乃至各種兄弟單位很難把大量的關系戶塞過來。
84年體制內沒拼勁的人,尤其是在京城混慣了的,是很少有敢南下特區淘金的。就算給他們位置,他們也懶得來這里工作。真有魄力的相當一部分也自己披個鄉鎮企業合作的皮、下海單干了。
(注:92年的下海是純下海,不需要任何掩護身份的。84年其實也有很多下海,但因為還沒有內資的私人有限公司,大多數下海是套一層鄉鎮企業的皮,給鄉鎮集體一部分股權,也就是魯冠球那樣。
產權不是很明晰,但生意還是可以順利做的。比如魯冠球等最常見的辦法就是“花錢買不管”,鄉鎮集體什么都不干,每年類似于干股從企業拿走幾成上繳利潤,然后就不干涉具體經營。)
沒有了錯綜復雜的關系戶,這個時代的企業還是比較好管理的。因為什么物資都匱乏,只要你產品對了,怎么都能賺錢。
摩托羅拉品牌的尋呼機,實現國產化之后,價格也有所降低,與一年多之前相比,只有純“嗶嗶”提醒聲的尋呼機,價格從四五千人民幣,直接降到了三千;
而帶“來電顯示”、有一條液晶屏能顯示號碼的那種,也從一萬兩千人民幣降到了九千多——本來按照成本核算,等比例扣率還是要萬把塊出頭,是顧驁大筆一揮,略微降低一點毛利率,卡到了一萬元大關以下。
四位數還是五位數,對于用戶的承受體驗是不一樣的。
事實上,光是尋呼機本身的價錢,當然沒有那么貴。之所以要賣這個價錢,是因為每一臺都有好幾成的價格得補貼基站、把基站成本平攤下去——早期因為手機/尋呼機用戶數很少,運營商的網絡端成本,都是要攤銷到終端一側,由終端用戶承受的。
三千塊的無屏尋呼機硬件成本也就一千,剩下兩千是基站攤銷。一萬塊的來電顯示機型,硬件成本也就三四千,六七千都是基站攤銷。
為了支持華興通訊的發展,以及提升國家本身的形象、城市商業環境的競爭力,去年國內就有京城、滬江、粵州三座城市實現了主城區尋呼機網絡覆蓋,也賣出去了一批昂貴的摩托羅拉原裝進口尋呼機、供給這個年代的真.土豪們。
今年隨著國產化之后,這三大一線城市的尋呼機持有量肯定會再翻好幾倍,達到每座城市上萬臺的規模。
同時,從去年年底到今年年中,又有好幾座城市響應了號召、升級城市競爭力。從特區深市,到金陵、錢塘、沈州、武州、蜀都、津門,七座城市都規劃了主城區覆蓋尋呼機信號。(山城的城市排名本來應該更靠前,也拿得出錢,但地形復雜,如今技術無法確保信號覆蓋率,所以任正義的施工方也不肯接。)
尋呼機這種原始的無線通訊普及速度,比原本的歷史起碼加快了兩年——在沒有顧驁蝴蝶效應的那個時空,85年之前全國只有滬江有尋呼機,連京城、粵州都是85之后跟進的。剩下的七座二線當中競爭力比較強的省城,原本都要86、87才有尋呼機。
顧驁空下來的時候,跟費副總以及任正義核算了一下,按照國家和地方這個普及力度,今年華興通訊實現年產尋呼機10萬臺、尋呼基站兩千臺,應該都能確保賣得出去。
產值和營業額,大概能有5到10億人民幣之間。
……
顧驁的整個五月份,就這樣在華興通訊的日常繁雜管理、開拓工作中過去了。
來到特區的第一個月,他連一天周末休息都沒有,勤勤懇懇任勞任怨。
不過老陰嗶偶爾熱血一把、為國家做點貢獻,也挺酣暢淋漓的。尤其是在不損及自身利益的前提下。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恭城|
桐城市|
平邑县|
江山市|
大洼县|
宝清县|
华安县|
山阴县|
朝阳区|
曲松县|
伊川县|
七台河市|
久治县|
九寨沟县|
张家界市|
长乐市|
娱乐|
重庆市|
休宁县|
定日县|
长寿区|
敦化市|
孟津县|
开化县|
兴城市|
洪湖市|
邹城市|
南华县|
河间市|
平罗县|
鹿泉市|
白银市|
新安县|
田阳县|
仲巴县|
东乡族自治县|
徐汇区|
正宁县|
神木县|
姚安县|
岑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