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從“兩棲俱樂部”回來,顧驁難得進入了一個清閑的假期。 盛田昭夫與基辛格那些棄政從商的老朋友們,該結交的交情都結交過了,該談的正事兒也都談好了。 而歡送基辛格退休的校友會,要等到元旦假期之后、1月中旬才會舉辦。 《論中國》的書稿也已經(jīng)交給出版商,剩下不是顧驁要操心的。 至于逼迫盛田昭夫在“跟天鯤以新模式合建售后服務體系”,乃至委托彼得森/施瓦茨曼投資特定項目,那都也要年后畢業(yè)才能啟動。 他捋了一下自己的日程。 發(fā)現(xiàn)除了還得時不時留心一下山內(nèi)溥的任天堂,防止他們在圣誕季營銷攻勢上、再對天鯤的質(zhì)量問題爆黑料下黑手,其余就沒什么需要關注的了。 他這種勞碌命的家伙,難得也能在美國好好過一個圣誕-元旦長假。 也是他在美國的最后一個長假了。 第二天就是周六,也是平安夜。 很久沒睡懶覺的顧驁,美美地睡到臨近中午才起床,吃了個兩頓合并到一起的早午飯。 略作收拾打扮,然后把布雷厄姆車留在別墅,只開著龐蒂亞克火鳥出門。 開到距離使館區(qū)還有一個路口,他就把車靠邊停下,然后用車載電話撥了一個號碼,響了兩聲就掛斷,并不等對方接聽。 五分鐘后,葉紈就出現(xiàn)了。 她換了另一身也屬于“摩納哥王室免費試用裝”的漂亮衣服、但不是昨晚那種晚宴禮服,而是比較便捷日常的款式。照樣挎著愛馬仕凱莉的包包,跟特工接頭似地踩著干練的碎步,嗖地竄上顧驁的車。 顧驁是來還債的,昨晚葉紈吐槽他,說沒帶她預習《末代皇帝》,害得她差點兒應付不了那些貴婦人之間的談資。 今天當然要補上了。 顧驁?zhí)氐卣伊思野讓m南大街附近的、頗有歷史積淀的小電影院,鄭重其事地請客。 那地方旁邊不遠,就有美國國家歷史博物館、美國國家美術館,都是最有逼格的存在。 影廳里,底下一層是普通座,架空層還有雙人包廂隔間,只有一排,跟維也納那種古典歌劇院格局差不多。顧驁當然是提前預約了包廂的。 《末代皇帝》這部片子,顧驁前世看過。 但本時空貝托魯奇再拍一次,未必會跟原先的一模一樣,而這個版本的成片顧驁還沒看過。 這電影是今年春天的時候關機的,后面搞剪輯、后期,加上要翻譯、配多國配音、爭取全球盡量同步發(fā)行,所以一直拖到四季度才能上映,也不算慢了。 而且為了沖奧斯卡大獎,而非僅僅一個“最佳外語片”,這部電影拍攝的時候就直接要求用英語拍攝的。 因為奧斯卡在定義一部片子究竟是能參選大獎還是外語片,有個最大的障礙就是你的原始拍攝語言是什么。如果英語是后配的,甚至不是演員本人的原聲,那就只能評外語片了。 至于片子是不是在美國拍攝、投資方和導演是不是美國人,倒不是很重要。以貝托魯奇背后的摩納哥資本背景,就已經(jīng)夠了。 電影在北美的發(fā)行商,當然就是顧驁旗下的米拉麥克斯,而歐洲那邊的發(fā)行權,則由摩納哥資本隨便賣,據(jù)說是卡洛琳公主具體操辦的,顧驁也沒過問。 華生頓這邊,這片子上映了一兩周,反響確實不錯,極大滿足了美國人對東方神秘的窺探。 票房雖然不能跟本土電影比,但至少肯花錢買票、屬于目標受眾的人,看了都說好。典型的特定目標人群小而美作品。 葉紈同樣沒有看過,所以昨晚跟其他貴婦聊起來的時候,才會覺得詫異,跟《我的前半生》里的很多描寫不一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