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貝先生應該算是華人建筑設計師里的翹楚了,這是沒有爭議的。 人家能從杰奎琳和亞里士多德.奧納西斯手上拿到肯尼迪紀念館的設計合同,能被法國總統密特朗請去設計、監理盧浮宮的內裝修復,那江湖地位還有啥可說的。 而且他今年剛剛因為裝修盧浮宮的項目,拿了建筑領域最高的普利茲克獎。盡管人家是個美籍華人,嚴格來說跟中國沒關系,可幾個月前拿獎的時候,新聞還是在新聞聯播上播出了。 至于貝先生此前在內地設計的項目,也就四年前受偉人之邀、在京城設計了香山飯店,還留下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這樣據說很有逼格的論調,刷了一把中西合璧的風格。 在香江,貝先生去年也設計了中銀大廈,這樓還要好多年才會竣工,就是后世香江回歸前,經常出現在各種媒體照片上的維多利亞灣地標建筑。 其他土豪暴發戶還在挑哪兒地段的房子、什么機構面積、配套設施。 顧驁已經直接躍出那個維度了,升級到挑設計師。 就跟吃法餐最有逼格的人,從來不說我去哪個餐廳、吃了什么菜,而要在點菜之前先點主廚,問是哪個大師料理的。 教皇利奧十世請米開朗基羅裝修西斯廷,也是這個道理。 (當然利奧十世其他方面名聲很臭,是個貪婪的老陰嗶,首創直接販賣贖罪券。這里只是描述他對藝術的尊重和逼格。) 顧驁是個說干就干的脾氣,當下立刻查了下一些老熟人的號碼,然后給摩納哥大公主卡洛琳殿下撥了個國際長途。 卡洛琳公主人在巴黎,跟法國高層人面很熟,所以直接就把貝先生在巴黎的聯系方式給到了顧驁。 顧驁讓卡洛琳公主幫忙打個招呼預約一下,自己則過了半小時后才打過去——因為到了這種級別的交流,直接陌生號碼打過去,對方會覺得你是騙子,消遣人的。一定要認識的圈內人先打招呼,然后才能直接聯系。 不然對方又不能沿著電話線過來找你確認,你誰啊。 半小時很快,顧驁再次撥通,先說的是英語,短短幾句之后才切回中文。 “貝聿銘先生吧?叨擾了,我是顧驁。” 開場很簡單,直接報名字。 顧驁現在的名片,已經進化成了直接報名字,沒有頭銜。 雖然單名的人比較容易被同音重名,但顧驁相信以他那么冷僻字的讀音,同音的人應該不多。 再說了,馬云這種名字還要容易重名呢,后世還不是一說馬云就知道是哪個馬云。 不過在80年代的香江,敢名片上直接只有名字,別的什么都沒的,也是不多的。后來所謂的四大家族,如今都還不敢,也就一個霍爺能直接寫名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