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顧驁買了游戲機和卡帶回家,看了一下說明書,與電視機接好線,然后開始品嘗《ET外星人》。 他希望最終確認一下,本時空的《ET外星人》與歷史上一樣爛。 隔壁臥室里那臺電視機也開著,本來只是制造一點噪音,沒人看。不過肥皂劇間歇偶爾傳來的、突然音量變大的廣告,還是能讓顧驁精神一振。 “ATARI!” 在80年代初,這一聲電視上用唱出來的LOGO聲音知名度,基本上跟后世英特爾的“噔~噔噔噔噔~”差不多家喻戶曉。 LOGO音過了之后,電視畫面上出現了一個小朋友,正在被母親蓋被子要求睡覺。 孩子睡下之后沒幾秒,窗外一道圣光,屋子的門就被風雪吹開了。一個套著顯大、拖在地上的圣誕老人衣服的家伙,猥猥瑣瑣地進屋,躡手躡腳地對著圣誕樹上的一個禮盒施放了個魔法,再拆開包裝時,里面露出一盤《ET外星人》的游戲卡帶。 連家里的金毛犬都友善地搖舌頭圍觀,并不阻止。 然后,那個“圣誕老人”拉下兜帽、擼起袖子,拿了卡帶插進游戲機——很顯然,這個“圣誕老人”就是ET。 畫面最后定格在孩子被驚喜的音效吵醒,然后滿目迷醉地看著電視機。 “Just in time for Christmas~happy holidays from ATARI~” 畫外音傳來,廣告結束。 這幾天,顧驁幾乎調到任何頻道,總能看到這條廣告。 毫無疑問,這正是雅達利公司那1500萬美元廣告費巨款的主要傾瀉渠道。 廣告煽動效果和IP美工封面圖是真的好,不過也就僅限于此了。 顧驁嘴角微嘲地又一次看完,然后坐回客廳里那臺打游戲的電視機前。 點擊游戲開始,只有幾聲刺耳的電子音后,相對精美、還原度頗高的開場一幀一閃而過,顧驁開始用搖桿控制起游戲角色來。 “嗯?跟上輩子考古視頻里看到的不太一樣?不過還是很爛啊。” 這基本上就是一個走來走去吃東西的游戲,但地圖很亂,毫無規則章法,說白了比《吃豆人》或者《貪吃蛇》還爛十倍的游戲,雅達利卻敢賣40~50美元一盤卡帶。 顧驁微微有些擔心這游戲不夠爛、或者說爛的程度無法徹底葬送雅達利的江山,耐著性子忍著惡心又玩了半個多小時、重開了三四次——主要是這游戲的地圖隨機很亂,有些時候會出BUG,如果開始的時候隨機出來的地圖不對,有可能永遠通不了關。 而如果運氣好,后世B站上最快紀錄是1分鐘就通關了。 換言之,這是一個引入了隨機拼湊地圖、但不保證所生成的地圖一定可以打通關的游戲,隨機機制根本沒有測試過。 運氣不好開局隨機的時候隨到四個方塊格是閉環的話,你一輩子就困死在這四個格子里了,只能重開游戲。 40分鐘后,顧驁終于在隨機圖的時候,隨機進了一個帶彩蛋的山洞(其實畫面表示就是一個凹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