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怎么?不想去?”袁翔旁敲側擊。 “倒也不是,去京城能為國家做更多貢獻,當然是義不容辭的……”馬風自己摸摸頭。 袁翔故作把臉一板:“那這事兒就這么說定了!別讓我想給你檔案里寫好話,卻沒素材可寫!” …… 重賞之下,果有勇夫。 馬風勤勤懇懇地陪著袁翔,一直談到了開學后,還為此跟電子工學院的領導請了幾天假。 一副“哥已經全心全意為袁主任服務,沒有退路”的架勢。 正月十二這天,泰國外商的正式合作條件,終于談了下來,協議的內容,中方普遍覺得還不錯。 泰國人沒有要求額外的稅收減免年限,取而代之要了別的不少可以接受的條件。 比如,他們要求別與錢塘本地的國有企業合資,而是找一家“全民辦集體”合資——按照如今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合資還是必須合資的,因為外商獨資的話,在內地城市連最根本的土地使用權都拿不到。 土地使用權是必須作為“中方出資”折價到合資企業股份里的。(這里所謂“內地”是相對于“特區”而言的,也就是除了深市,其他地方目前都還不許直接向外商賣地皮) 因此,找一家集體企業合資一下,外商占股遠遠高于50%,就便于兩年后徹底吞并。而如果是跟國有企業合資,將來會留下極大的“國企被資本家吞并”的輿論抵抗,不利于發展。 袁翔本來是極力想找一家本市的食品輕工類標桿國企跟泰國人合資的,但在馬風斡旋之下,還是答應了他們自行挑選集體企業談判。 除此之外,泰方要求允許他們組織設計技術招標,用這種公開的、能力選拔透明度最大化的程度,從本市挑出最有能耐的“精兵強將”作為合作方。 這個條件袁翔也答應了。 雖然招投標在眼下的國人看來還非常陌生,連政府都不招標。 但既然是人家資本家的個人經營行為,他們愛咋樣就咋樣吧。 再不濟,本市某些集體企業要是覺得自己很牛逼,不想給洋人做小,可以別去投標嘛,又不是逼著你去的。 “袁主任,這是投資框架協議。您看沒什么問題的話,要不這兩天我就幫外商組織具體考察和選拔本地的潛在合資對象?” 當馬風把搞定的協議交給袁翔時,袁翔一臉和藹: “嗯,行,小馬這事兒你一定要幫我跟完。你辦事我放心。哦,對了,咱這兒選定具體合資對象后,詳細合同出來,你幫我出一趟差,送去京城備案吧,順便盡快把批復意見拿回來。” 如今設立合資企業,在地方上初步談妥后,還要把合作合同送交京城的外資委備案的,外資委要事后審查一下地方上有沒有出格出賣太多國家利益。 本來么,這種備案拿郵遞寄到京城也沒事兒。不過很多地方單位為了加急催辦,都是派專人出差送去京城的。 辦事能力牛逼的送審人,往往能更快拿到中央放行的批復,那也是一種領導挺看重的能力。 而馬風注定會是神行太保級別的辦事員,因為他要送去京城外資委備案的接手審批人,顧驁都幫他安排好了——就是原來顧驁在港澳臺司供職時的某個下屬而已。 顧處長交代舊下屬加急批一個文件,那也叫事兒? 如果此刻,省外資辦有其他跟馬風爭奪那個將來去外經貿部名額的競爭對手,能開一下上帝視角回放,那么他們一定會憤怒地狂噴: “臥槽!透視自瞄鎖頭?!尼瑪現在開掛的都這么囂張的嗎?連演都不演了?游戲體驗極差!”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