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所以袁翔這個辦公室副主任,就是副廳待遇了。 換言之,他袁翔要是平調到那些權位靠后的清水市局去,怎么也當得起別人恭恭敬敬喊一聲“袁局長”。 解釋這么多也是沒辦法,誰讓中國有那么多“主任”呢。上到副國級,下到股級,都有可能是“主任”。 袁主任那么早來上班,倒也不是剛開年真有什么事兒要忙。 而是市里有些勤政的領導習慣了來早一些查崗,下面的人摸清了規律,也就裝得勤政一些。 不過,今天的情況卻似乎略有不同。 剛坐下沒多久,才泡好茶水,就有下屬過來匯報情況了。 “主任,新年好。昨天下午明州的江主任來拜訪過您。值班的同志登記了一下,因為不是太急的事兒,我就沒打擾您過年,他說今天上午還會來找您問些情況。” 秘書小黃說完,把一份訪客登記拿給袁翔看。 袁翔眉頭微微一皺, 他知道黃秘書提到的江主任,是省內另一個副省級城市、明州市分管招商引資辦公室的常務副主任,名叫江海波。另外,江海波也是省外事辦的小組成員,從那層關系算,跟袁翔是同一個辦的同事。 不過,因為兩人“各為其主”,袁翔平時和江海波關系算不上好,只是表面上一定要保持客氣。 細說起來,其實也很好理解:因為這兩年,凡是有外商或者港商、愛國華僑回鄉考察投資,到了吳越省的地盤上,肯定都是省里的外事辦截住盛情招待一番先,然后再挑選一個門面城市讓外商具體考察投資環境。 錢塘是省城,環境優美政策資源也好,科研機構和大學人才方面更是碾壓,按說在吸引外資方面是占優的。 但明州除了自古港市、外貿基礎不錯外,也有一個獨門優勢——常開申是明州奉縣溪鎮人,而他出了名的信任重用老鄉,所以民國時有很多明州人身居高官巨富。 建國前夕,這些明州人不光逃去灣灣,還有大量去了歐美和南洋。所以政策開放后,明州就成了國內出名的僑鄉,對指望落葉歸根的巨富極有吸引力。 最近兩年來,袁翔跟江海波為了爭奪那些來本省投資的外商、具體投到哪個市,可是爭鋒相對了十幾個項目。 目前還是江海波憑借巨富華僑們的思鄉之情稍占上風。 “能讓江海波這家伙這么巴結的,肯定沒有好事兒。大年初四就坐吉普趕到省城,莫不是聽到了什么新項目的風聲?他的嗅覺倒是一貫靈敏……” 袁翔在腦子里轉了一遭后,吩咐秘書小黃。 “你準備一下,估計他很快就會找上門,好好招待,看他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是,主任。”秘書當然是絕對站在袁翔這邊的,這點不用懷疑。 大約過了半個小時,江海波就找上門來了。 “哎呀,老袁,恭喜你啊,財神爺主動找上門這種事兒都被你趕上了。”兩人一見面,江海波便是一股皮笑肉不笑的親熱勁兒。 袁翔笑臉相迎:“江老弟你說啥西呢,別跟我整這有的沒的,難不成還有你一口吞不下的項目,會想到分老哥一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