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顧驁被工作所限,不可能呆在錢塘等幾個星期,所以他只能選擇當空中飛人,先回京城料理工作,到時候再利用周末、請兩天事假,回來給馬仔們捧場。 三個星期很快過去,時間也邁入了七月。 楊自豪等人花了半個多月在家苦練外語、要不就是搞定女方的家人,終于定下了在7月11號、一個星期六晚上正式擺酒結婚。至于證可以先領。 考慮到女方家里并不都是錢塘的,還要往返溝通、呼朋喚友,這個進度已經算是火速了。 幸好如今的人都比較樸素,大伙兒都窮,對于集體婚禮并不是非常抵觸。聽說男方幕后有大老板主持,女方紛紛覺得有面子,隨便安排。 因為77級的浙大生們,80%多都已經去了新單位報到就職,還有一成多的選擇了讀研,校園里的不安定鬧事因素大大減弱。顧驁也就沒必要繼續嚴格保密自己的真實實力了。 反正到時候能被楊自豪他們幾個請到飯店里擺酒的同學,肯定都是關系和他們比較好的,對這些有籠絡希望的英才小范圍顯示肌肉,絕對是利大于弊的。 因此,他決定親自出面給馬仔們證婚——后世阿貍巴巴員工的集體婚禮,馬風也經常給馬仔們證婚的嘛,這是當大佬的慣用手腕。 集體婚禮前兩天,各種都市傳說,就開始在展覽賓館附近的社區間流傳開來。無論相關的不相關的,看熱鬧的吃瓜群眾,都很是興奮,如同過節。 “展覽賓館的大廳被包場了!隔成了三片,一共擺了30桌!” “聽說有個外國大老板選了浙大幾個委培生去美國讀研,人家大老板還親自出錢報銷,請這幾個留學生出國前把婚結了呢!” “真的假的?展覽賓館的宴會廳只收外匯券的呀,那里檔次可高!一桌子硬菜算上酒水能要兩百塊外匯券吧。什么大老板這么冤大頭?” “怎么不真?你自己去紅太陽廣場上看看,展覽賓館門口都拉了紅布橫幅了,祝賀新人XXX喜結連理。唉,你說普通大學生都能把名字印上橫幅了,這待遇真是……” 在平面媒體稱霸的時代,人們對于任何印刷出來的文字都有一種盲目的膜拜。 誰家搞個什么活動,要是能用印刷體的紅布白字打個橫幅,那牌面絕對硬——而那些沒牌面的人,只能用手寫的“大ZI報”,一看就是光腳不怕穿鞋的撈貨,不上臺面的。 所以,婚禮當天下午,展覽賓館宴會廳門口的橫幅正式拉起來時,所有的不可置信統統化作了驚訝,吃瓜市民們遠遠圍觀著那群幸運兒。 “聽說條件那么好,代價就是這輩子都賣給黑心資本家了!”少數不甘心的吃瓜群眾如是揣測。 然而酸意并沒能激起任何共鳴,其他看客只是用同情地眼神看著吐槽者:“咱家娃要是能被這樣的‘黑心資本家’看上,咱全家都想賣命一輩子呢!但沒本事吶!白送給人家資本家都不要啊!” …… “爸,這位是我們顧總,其實就是那個美國老板的幕后大老板。咱的美國老板舒爾霍夫先生今天沒空來,因為他回美國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