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畢業-《重回80當大佬》
第(1/3)頁
京城時間,11月5日。
太平洋彼岸,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已經出來了。
考慮到1980年國內媒體的閉塞,并沒有太多人民注意到這個新聞。甚至可以說,三線以下城市的庶民,都不知道美國人要選總統了。
不過,在京城,尤其是在外事部門,這個新聞還是引起了不少討論。
“卡特完了,慘敗。他在最后一個月里,對中東問題的應對太失敗了。人質沒救回來,油價暴漲一倍,垂死掙扎來不及了,才流露出向邪惡政權妥協的傾向——完全是好處沒撈到,名聲卻白白丟了,簡直合眾國恥辱!”
“難怪把十幾個本來民豬檔鐵票倉的州都丟了,唉,沒戲了。”
“布熱津斯基誤國啊!卡特這個總統,履歷可以說很清白了,不干壞事也不干好事,懦弱無能,如果不是外交領域的慘敗,本來不至于的……”
外交學院也是對外國風向最敏感的單位,同學們自然是人人都在茶余飯后討論這事兒,各抒己見指點江山。
不過有了顧學長的課題珠玉在前,這些學弟學妹也就只有放放馬后炮,拾顧牙慧了。
很多大一新生本來是不看《外交評論》這種期刊的,他們還沒到這個水平,結果愣是每天在食堂里被灌輸了一水兒的顧氏分析。
顧驁婉拒布熱津斯基讀博邀請的決定,也逐漸被更多人理解。
包括劉校長,都不再逼他。
本來么,站在劉校長的立場上,半個多月前布熱津斯基那封學術邀請函,劉校長是非常熱心想慫恿顧驁接受的——
這種接受,倒也不是說劉校長覺得接受的決定對顧驁本人能有多少好處。因為劉校長也已經預料到,布熱津斯基有可能藥丸。
他只是為了學校的利益,希望給外交學院的畢業生去喬治敦大學繼續深造打開一個缺口。
因為很多美國頂級大學,在決定是否與中國的大學建立長期人才交流機制時,都是有很大偶然性的。
如果第一批機緣巧合被請去的學生表現好,那么將來很有可能形成制度,為后續多年的學弟學妹都造福。
舉個例子,就像顧驁前世那個時空,浙大和斯坦福、UC伯克利有交流名額。
但這套機制其實是90年代末邱成彤院士牽線搭橋、斡旋來的首批原始名額。如果當時那批學生后來表現差了,說不定就成了一錘子買賣。幸好他們表現好,后來斯坦福和伯克利才每年都給浙大名額,成了慣例。
顧驁如今的角色,也是一樣的。布熱津斯基邀請他讀博,是“特事特辦”,他這塊試金石表現好了,就說明中國的外交學院學生質量都是過關的,才會演變成慣例。
只是,這次卡特和布熱津斯基輸得太慘,票數太低,陡然間罵他的人太多,才讓劉校長徹底放棄——第一批交流生的前因后果,是會載入史冊的,開門紅總要盡量光彩才好。
……
“小顧同志,恭喜你通過答辯,正式畢業。”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海省|
连云港市|
桐梓县|
黄龙县|
玉树县|
安多县|
师宗县|
民权县|
科技|
柘荣县|
民勤县|
杨浦区|
蓝山县|
西贡区|
太湖县|
仪陇县|
塔城市|
晋中市|
山阳县|
日土县|
巴林左旗|
项城市|
长沙县|
武隆县|
滦南县|
根河市|
昌邑市|
土默特右旗|
定结县|
宜州市|
咸丰县|
广汉市|
揭西县|
陈巴尔虎旗|
深泽县|
贡觉县|
连城县|
安溪县|
双鸭山市|
万全县|
株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