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十一國慶假期之后,顧驁的兩個課題,即將先后迎來結題答辯。 米娜被顧驁鼓舞,也重新調整好了心態,一起加入到了答辯中。 10月5日,星期天,首先被安排答辯的,是放在明面上的那個課題,也就是“預測美國大選、并分析討論大選結果對我國對美政策、以及“市場換技術”等各項工作開展的影響”。 至于那個處在暗影之中的、對巴桶灰區統籌的反制課題,則會在11月初大選正式結束后再答辯。 因為課題的檔次與貢獻程度,所以答辯照例得到了主任和部長的親臨聽取匯報。 與其說這是一個結題答辯,還不如說是又一次智庫咨詢。 四名課題組成員,各自一番精神抖擻的陳述、并回答了幾個問題后,劉校長用適合非專業人士聽得懂的話,再幫他們小結了一番。 “……主任,部長,根據最新的消息,伊拉克和伊朗兩國就因為戰爭導致的石油出口減產規劃,都發表了新的聲明。 美國方面,卡特政府因為伊朗人質危機的掣肘,既不敢公然支持伊拉克,也不敢公開譴責、或者拿出任何行之有效的國策。 根據10月1日最新的美國有關機構民調,卡特的支持率已經跌到了臨界點,幾乎不可能在最后一個月的沖刺中翻盤了。我們曾經認為沒有希望的李根,如今因為對手的連續懦弱表現,奇跡般的即將勝利。” 劉校長說完,基本上就算走完過場了。 部長想了想,最后反問了一個問題:“所以,你們的結論是,這幾位同學的課題,完美分析預測了相關數據的走勢?可以結題咯?沒有其他還未分析的意外因素了么?” 劉校長連忙指著答辯材料,翻到后面某一頁: “意外因素當然有,這不是剛才小葉同志在第四部分里有提么——目前僅剩的不確定因素,是‘十月驚喜’。 也就是卡特政府突然開竅,想明白了怎么用軍火換人質,并且尋找中間人跟伊朗方面交易。這一部分的篇幅剛才受限于時間,沒有讓小顧同學展開。小葉,還不給部長解釋一下。” “好的校長,對于‘十月驚喜’的風險,我們認為不應當過分擔心。基于對李根準內閣的估計,他們完全有可能進行秘密的逆向外交,阻撓伊朗人在10月份交人……” 后續對話內容過于陰險,會引起小白對政治的不適,就不具體贅述了。 一言以蔽之,就是不能排除李根這一檔雖然還未上臺、卻利用權力的期權,通過見不得人的密使承諾“不管卡特現在承諾秘密給你多少武器裝備、換取你放人。我都承諾等我上臺后給你雙倍甚至更多裝備,換取你現在不要放人、熬到卡特崩盤之后再放。” 顧驁當然知道,李根用來干這個臟活兒的密使,就是后來他總統任期內的第三任國家安全顧問,臭名昭著的羅伯特.麥克法蘭。(也可以音譯為“羅伯特.買了否冷”。) 因為麥克法蘭后來在86年的時候穿幫了,此事一度導致李根政府出現了重大信任危機,美國人民不得不第一次徹底正視:原來他們的總統一直有跟邪惡國家幕后交易。 這事兒鬧得非常大,所以后世稍微有點歷史知識的人都知道,顧驁也不例外。 只不過眼下他不能說罷了,體現在文字上的只能是各種分析和推測、并且從結果逆向追溯找原因論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