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姚廣孝喝了口茶,雙手轉動著念珠,冷聲道: “貧僧早就說過,他是個難得的奇才。” “可貧僧聽說前幾日他在六合遇刺,這是誰干的,陛下查清了嗎?” “哦,這事嘛紀綱調查回來稟奏說,經查實,是一伙江湖劫匪企圖入室搶劫,陰差陽錯地撞在徐欽和他家將手上。” “十幾個江湖浪人的武藝本就不精,在徐氏渾元功,僻風劍法面前,實在是不堪一擊。” 朱棣輕描淡寫道。 “哦,原來是江湖浪人啊,貧僧還以為是軍中之人干的。” 姚廣孝抬起三角眼看向朱棣,若有所思地輕哼。 一個低端驛站,十幾個江湖盜賊神叨叨去武裝搶劫? 不是傻子,就是腦袋被驢踢了。 這不光妖僧不信,朱棣當然也不信。 肯定是靖難新貴們雇人干的。 可具體是誰? 主使是一個,還是幾個? 這事能深究嗎? 深究下去可了不得,等于捅出馬蜂窩來,到時朱棣還真就騎虎難下。 紀綱了解朱棣脾性,決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推得一干二凈。 反正人都死光了,沒落下一個活口、一絲證據,茫茫江湖大而復雜。 怎么查? “是啊,朕曾有所懷疑,但錦衣衛都是查無實據。” 朱棣頗有深意地尬笑了笑。 姚廣孝當然心領神會,他不會再過問此事。 “接下來陛下應著重解決民生問題,尤其是糧食問題,朝廷財稅,對外貿易,度量衡等,以新的制度為綱。” “貧僧昨晚夜觀天象,若有所悟,所以決定今日給陛下諫言。” 朱棣喝了口咸菜小米粥,反問道: “制度為綱這的確沒錯,可眼下朕手下缺乏良臣輔佐,少師覺得該如何進行?” “貧僧以為此事可交由太子去做,太子對民政事務的治理頗有認知,也很感興趣。” “他今年二十有五,翻年便是二十六歲,當年懿文太子早就輔佐太祖理政,陛下應該讓他擔當一些責任,在民政治理方面來輔佐陛下,定能強國富民。” 姚廣孝實際是為太子爭取更大的話語權,提早鞏固其地位。 軍事上太子基本沒哈發言權。 這方面朱棣也不可能輕易放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