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梅殷和徐輝祖一樣,都被朱允炆無端猜忌,不被重用。 今年四月,朱棣在靈璧擊敗何福,隨后生擒平安,兵臨淮安城下。 朱棣先后兩次寫信給梅殷,希望妹夫能讓出道路,讓燕軍順利通過淮安。 梅殷當即書信給予怒斥,并割下使者的鼻子和耳朵,對使者說: “留下你的嘴巴,回去告訴燕王,什么是君臣大義。” 對于梅殷油鹽不進,朱棣很是憤怒,但他也是沒脾氣。 梅殷文武雙全,且手握重兵,朱棣不敢硬碰硬。 因為梅殷的拒絕,朱棣只能選擇繞道。 從靈璧直接渡淮河,攻占泗州。 這仗朱棣損失慘重,但最終還是成功了。 接下來,朱棣從泗州直搗揚州,智取鎮江,渡過長江,直搗黃龍。 “請問黃伯父,梅大將軍手上有重兵四十萬,完全可以回防救援南京,可為何沒有?”徐欽再次詢問。 “這事情并非外界傳聞的那樣輕松。” 黃彥清喝下一杯酒,抹了下嘴繼續講述。 原來,淮安府城為中心的整條淮北防線,總兵力號稱四十萬,實際也就二十幾萬。 而真正精銳也就十萬。 反觀朱棣,他的三路人馬,精銳就是三十萬,都是蒙漢鐵騎。 第二方面,就是時間。 從靈璧直接渡淮河,攻占泗州,然后揚州守將直接不戰而降,盛庸被手下出賣失守鎮江。 朱棣大軍兵臨南京浦子口。 燕軍用鎮江繳獲的大型戰艦,直攻徐輝祖把守的浦子口,并且成功渡江。 而金川門守將李景隆和谷王朱橞,直接開城投降。 從占領泗州到進入南京城,這前后只有二十余天。 換句話說,北方南下之路實際是被燕軍切斷了。 再說,梅殷是奉旨鎮守淮安,也沒有接到增援詔令,他不可能冒然向南京進發。 否則,他有謀逆之嫌。 同時,放棄淮安這個最后根據地,從戰略上講,也是非常不妥當。 現在梅殷選擇向朱棣低頭,也是經過一番深思熟慮。 主要是因為妻兒老小在南京,沒有來得及撤出。 或許,還是一種謀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