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皇宮內廷防守嚴密,翊林衛站立整齊,還有穿著飛魚服,腰掛繡春刀的錦衣衛在來回行走,一片肅穆氣氛。 如果執勤的錦衣衛,發現有哪位官員神色慌張,就會上前將其拎出來盤問,驗牌,弄得不好還要搜身。 倘若這倒霉蛋過不了這關審核,等待他的將會是就地收押,送詔獄或刑部天牢。 想想也是,朱棣剛登基,就怕混入圖謀不軌者。 徐欽親眼看到,有幾個品級在六品以下,穿綠袍官吏,因表情異常被當眾摘下官冠,趕出宮外。 接下來的命運很不妙,輕則罷官,重則下獄。 跟著前面朝臣,徐欽緩緩進入殿內。 此時,寬敞明亮的太和殿中,滿是穿朝服的臣公。 殿中最靠近皇帝位置的墀臺上,都是三品以上的絳紫袍文武大臣,每人都跪坐于軟墊之上。 在他們后面次等級的墀臺上,是四、五品著緋色官袍的官員,每人肅立。 著綠色袍服的六品、七品的文武官員,人數為最多。 他們只能站在殿門內外,連皇帝的面都是恍惚隱見。 就這樣,文武左右分列,從上到下,品級、服色等排列整齊,一目了然,等級森嚴。 徐欽穿的是四品緋色朝服,在第二序列的墀臺上。 待臣公們到齊,一聲尖銳的公鴨聲,引出天子到位。 唱喏… 跪拜… 三呼萬歲… 前奏一切完畢。 讓所有在場官吏萬分驚訝的是,皇帝陛下的開場白,就是讓宣詔官當殿宣讀,若干份詔書。 第一個詔令: 設立大明帝國中央太學堂,歸屬翰林院編制。 中央太學堂督導,則由當代大儒,翰林院大學士解縉擔任。 大儒楊慎任左督侍,大儒陳濟為右督侍。 姚廣孝為中央太學堂總參議。 詔令宣讀完畢,朝堂嘩然。 烏泱泱數百號官吏都驚愕失色,顧不上朝堂禁令,交頭接耳地唏噓不已。 專設中央太學堂聞所未聞,而如此破格提拔官吏任用,更是史無前例。 第二個詔令還是跟太學堂設置有關。 在京師設立帝國軍學堂,類似于后世的中央軍官大學。 今后,各州府所在地,均要設立大學堂,州屬軍校等,為朝廷培養各類專業人才。 中央太學堂宗旨,就是培養和造就各種人才,除了軍事,政界之外,還有從事經濟民生方面的專業人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