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他猜到王妃急匆匆回娘家徐府,目的之一就是規勸徐輝祖這個犟種。 明眼人都瞧得清楚,徐輝祖只要是能在登基大典上露上一臉,最好是跪地向朱棣臣服。 那整個登基場面就大不一樣。 天下局勢也會變得一片大好。 “什么他怎么樣?” 對于朱棣的詢問,徐妙云卻理解成另外一層意思。 她以及是傷情,心里一陣顫抖。 “當然是你去勸說的結果啰,怎么著?” 他沒想到自己隨意一個提問,竟會引起王妃如此大的反響,心里一陣驚訝。 “他說了,大丈夫從一而終,忠君報國,誓死忠于朱家正統,說這是家父臨終遺言,他不能違背。” 兄弟這些觀點,其實徐妙云的內心深處,她是認同的。 靖難前夕,她力勸朱棣不要起兵造反。 可后來朱允炆的削藩趨勢,讓她全家人的安危,都無法得到保障。 也就只好拼死一搏。 “什么?長姐為母,他連你親自勸告都不聽了…” “哼,他這是要鬧翻天啦?這個渾蛋,待我登基結束,頒布第一圣旨,就是處死他。” 朱棣聽罷勃然大怒,臉色一下子變得十分難看。 進入南京以后,最忌諱別人指責他是非正統。 這是逆鱗,觸碰不得。 “不行,殿下不能殺他,他手上可有太祖高皇帝親手簽發的免死鐵券。” 睚眥必報的朱棣,見徐妙云還在庇護,更是火冒三丈,他咬牙切齒道: “免死鐵券怎么著?忤逆謀反和大不敬不在免死之列。”“徐允恭膽敢藐視本王,未來的大明新君,這可是誅滅三族之大罪。” 聽到‘誅滅三族之大罪’這句,可把徐妙云惹火了。 只見她俏臉變得鐵青,站立起來橫眉冷對道: “殿下可真夠狠心,一點昔日情誼都不講了,要誅滅徐氏三族,那你先把我殺了吧。” 朱棣見狀知道自己說錯了話,連忙解釋道: “哎喲王妃啊,本王說得可都是氣話、瘋話,哪能當真?你不要在意,我不殺就是了。” 他只好認慫。 “聽說你登基之后,擬頒布的第一項嘉獎令,奉天靖難功臣的首位者,竟是李景隆這個反復無常的草包?” 徐妙云開始反擊。 “李景隆怎么了?” “是他率先打開金川門迎本王進城,率守軍投得降,避免了一場慘烈的攻城戰,使得數萬將士的性命,得以保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