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楊紅梅還幫著聯系了幾家相熟的餐館老板,推薦了一下趙山華他們養出來的大閘蟹。 隨著茂春樓推出清蒸大閘蟹、香辣蟹等等新菜肴,一股風潮很快就吹了起來。 加上趙山河指點,在報紙上寫了幾篇軟廣,主要是宣傳江浙一帶螃蟹的習俗,這風潮就越吹越大,成了南城的一個熱點事件。 大家都在討論茂春樓的螃蟹有多好吃。 茂春樓本來就是南城最出名的酒樓之一,不少人要是能去茂春樓吃一頓飯,回去都能跟朋友吹噓好幾天。 何況大閘蟹又是江浙那邊流行的,內地自然也跟著學。 一些嗅覺比較靈敏的餐館老板,在這風潮中嗅到商機,主動打聽茂春樓的螃蟹是從哪來的。 楊紅梅樂意賣趙山河的人情,主動幫著宣傳趙家鄉養殖的螃蟹。 就這樣,趙山榮他們兩兄弟坐在家里,就有人主動上門求購螃蟹了。 一斤五十,還不負責運輸。 國慶還沒過完,就賣出去了一萬多斤。 等到十月中旬,南城幾個大型酒樓,直接把剩下的三萬多斤螃蟹全都包圓了。 下午,哥哥嫂嫂都來了家里。 趙山貴也從岳市回來了,請了一天的假。 小妹和王云開也被叫了過來。 幾個兄弟姐妹湊到一起商量正事。 二哥掏出賬本,先匯報了一下螃蟹的銷售情況。 “螃蟹全都賣完了,總共是七萬兩千多只,四萬零五百斤多一點。” “螃蟹五十一斤,銷售收入是一百八十二萬出頭,因為前期推廣,送出去大概一千斤,還有一部分打了折,比如茂春樓,買給他們是八折……” 賬目一筆一筆記得十分清楚,雖然他們幾個兄弟之間十分信任,但在這一點上,一定要弄清楚點比較好。 他們幾人自己沒什么話說,但各自都有家庭,萬一身邊人因此不滿,有了情緒,也有可能拿這個賬目說事。 “螃蟹的收入就是這些,不過還得算算支出,飼料、人工、前期投入,這些錢扣掉的話,大概是九十二萬多點。” “這筆錢我和大哥商量了一下,拿出十萬塊分一分,剩下的全都用來擴大生產規模,還有明年養螃蟹的各種支出,也得預留著。” 十萬,他們五兄妹,平均能分兩萬。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