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六十九節 防御部署-《鐵血鑄新明》


    第(1/3)頁

    第一卷風起于飄萍之末

      作為后世的特戰隊員,因地制宜制造陷阱是其中的一門必修之課。

      雖說后世防御的對象不是騎兵,可是基本原理不變。

      虎大威只是匆匆看了幾眼,立即看出軍用價值,二話不說征調趙縣勞役劃撥給秦浩明使用,小命要緊啊!

      秦浩明的防御體系就是挖壕溝和陷坑,辦法雖然原始,但是卻有效。

      傍著趙縣矮小的城池,秦浩明指揮眾人在郊區位置,挖軍事防御工地。

      壕溝分為三道,寬近七米為第一道壕溝,其它兩道分別為五米。

      挖出來的泥土合理利用,堆積在壕溝后面疊成三米高的護堤,上面再加上胸墻。

      胸墻和護堤銜接的地方,是向外斜列著削尖的木樁。護堤上每隔三十米米修建一座木塔,并布置弩炮。

      護堤和第一道壕溝之間相距一百米。為了增加敵人穿越的難度,采伐了許多樹干和堅韌的樹枝,把樹枝頂端的皮剝去以后再削尖,把這些木樁直立著排放在溝內。

      把它們的底部釘牢,埋在土里夯實,使敵人無法拔掉,只有樹干的尖端伸出在地面上。

      它們一共有五行,一層一層地連在一起,互相銜接,又互相穿插,任何人沖進它們,必然會使自己被這些極尖銳的木樁戳穿。

      在這前面,又挖有象梅花形似的斜對角的坑,深一米,逐漸向坑底收縮傾斜。

      里面安放著人腿粗細的圓木樁,頂上削尖,用火熏硬,有一部分伸出地面,高度不超過四指。

      再把鐵蒺藜灑在空閑的地方,增加防御密度。

      考慮到地分為硬地和軟地,為了增加效率,加快挖掘進度,硬地一律用鐵絲網代替,并分布重兵把守,畢竟剛剛開始,鐵絲網有限。

      還有簡單實效的陷坑,無需太大,剛好可以容下馬腿粗細便可。

      半徑三寸左右,深約一尺。高速奔跑的韃子和戰馬倘若陷入,如此不起眼的小坑就是他們的埋骨之所。

      人多力量大,在生死存亡的壓迫下,僅僅兩天時間,由大明將士和趙縣百姓組成的三萬多人,硬是把趙縣一個防御能力非常弱的小縣城,變成一個純碎的軍事重鎮。

      并且最為重要的是,士氣起來了。

      不要說天雄軍的將士們信心十足,便是參與勞作的百姓們也感覺固若金湯。

      “世上豈有攻不破的城墻?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疏勒县| 涟源市| 玉门市| 沙湾县| 旌德县| 甘谷县| 武冈市| 逊克县| 伊宁市| 汨罗市| 乐山市| 汨罗市| 大安市| 左贡县| 海安县| 策勒县| 铁力市| 阳城县| 子长县| 仁布县| 来宾市| 崇礼县| 隆尧县| 随州市| 葫芦岛市| 平乐县| 盐亭县| 鹰潭市| 股票| 竹山县| 喀喇沁旗| 和政县| 新绛县| 确山县| 泽普县| 靖西县| 登封市| 金阳县| 阳泉市| 穆棱市| 临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