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首先是貿易區,通過內城的大門與外部廣場直接相連,人來人往、絡繹不絕。 貿易區的主要建筑包括了銀行、拍賣行、旅店、武器店、鐵匠鋪等各種設施,看起來相當熱鬧。 貿易區往東是貧民區,這里的環境看起來很糟糕,有著低矮的房屋和密集的小巷,惡劣的治安事件時有發生。 貿易區的西側則是富人區,這里的建筑看起來更加華美,街道也更加整潔。 在貿易區的北方還有一座氣勢恢宏的大教堂,旁邊則是市政廳,用于處理城市的各項公共事務。 而在貧民窟更東方則是一片看起來略顯詭異的建筑群,這里的城墻甚至都有了一些被腐蝕的跡象,一個巨大的露天礦洞延伸向地下,隱約可見挖掘之后顯露出來的上古惡魔遺跡。 在教堂區和富人區的西側,則是之前見過的港口,許多船只停泊在這里。 此外,這里還有許多其他的建筑,比如地下監獄、草藥店、救濟所、城防軍戍衛處等等。 隨著游戲進程的推進,城池中的大片空地也可以被玩家利用起來、修建不同的建筑,用于應對更加嚴峻的災害。 而在禮拜堂的更北方,在山的最高處,是一座宏偉的要塞,也就是城主府了。 城主府的高墻更加易守難攻,這也象征著整座神棄之城的最后防線。 如果連這里都失守的話,就代表著神棄之城徹底陷落,游戲也會立刻結束。 僅僅是從整座城市的布局,也能看出它曾經的輝煌。 但很可惜,此時這座城池被籠罩在一種詭異的氛圍之下,畫面仿佛有一層濾鏡,天空灰暗,空氣中仿佛還飄著燃燒的灰燼,仔細看的話,城中居民的精神狀態也不算是特別正常。 游戲的ui信息不少,最上方有時間、天氣、各種資源數量(石頭、木頭、食物等等)、人口等信息,而最下方則是有『信仰傾向』、『滿意度』的進度條,以及『建筑』、『法典』、『信仰』等關鍵操作。 『信仰傾向』代表著城中主要的信仰是天使還是惡魔,『滿意度』代表著城中居民對生活的綜合滿意度。 『建筑』、『法典』和『信仰』這三個按鈕比較醒目,也是游戲內政部分的核心功能。 『建筑』點開之后有各種建筑藍圖,可以直接拖動到特定位置進行修建。 這里的建筑建造相當自由,即便沒有足夠的資源也可以建造,但資源不足時會停工,變成爛尾樓。 『法典』是通過市政廳和審判所發布的,可以對城池中的法條進行選擇,可以是較為寬容的,也可以是非常嚴苛的,如果玩家愿意的話,甚至可以直接將所有小偷都處死。 當然,有沒有足夠的衛兵去執行這個法條、法條發布之后會不會有什么連鎖反應,那就另說了。 『信仰』則是通過大教堂來執行的,可以強化民眾對于天使的信仰,也可以強化民眾對于天使的質疑,并引導他們的信仰倒向惡魔。 只看這一部分的話,游戲倒是有些像一些常見的經營類游戲。 不過《神棄之城》里面還加入了一些rpg的戰斗元素。 在畫面的左上方有城主的頭像,點擊之后可以選定城主并進行控制。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