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眾位秀才排著隊,手持書卷,走到自己的位置,緩緩摘下書箱,放在了桌子一邊。 后排三張座椅,中間和右邊的空著,左邊那張桌子擺了一個茶壺,兩個茶杯,一沓白紙,還有墨、筆、硯。 想必,就是為他準備的位置了。 余天策走到位置,眾人同時拱手作揖:“參見縣令老爺!” “免禮!” 儒家,繁文縟節就是多。 雖說不太喜歡有板有眼的感覺,可已經決定要成為一名讀書人,該學的禮節都不能落下。 “免禮,都坐下吧。” 曾鈺一手背在身后,一手拿著書卷,閉眼開口念著,一臉的享受。 桃花塢里桃花庵, 桃花庵里桃花仙; …… 別人笑我太瘋癲 我笑他人看不穿…… 聽著曾玨的話,眾位學子也都不由得閉上了眼,感受那詩中的場景。 那梁元坐在第一排,時常回頭,用嘲諷的目光看著余天策。 那眼神,就如同炫耀資歷,好像這首詩是他寫的一樣。 余天策也懶得反駁梁元,怎么說,他也得給縣令老爺面子,別第一天上學就冒刺。 曾鈺沒有先介紹余天策,而是舉起手中的書,微笑說道:“各位學子,這是我三十二年來,遇到的當世最好的一首詩,你們可曾聽過?” 眾位秀才,搖了搖頭。 曾鈺自嘲笑了起來:“昨晚沒睡好,有些糊涂了,不應該這么問。我是說,你們對這首詩有什么看法?覺得作者會是什么性格的人?” 眾位秀才,低聲議論了一番。 片刻后,梁元起身作揖:“大人,我認為寫這首詩的人應是儒家大才,本有能力當官,卻放蕩不羈,喜歡閑云野鶴的生活。” 曾鈺點了點頭:“民獻說得不錯,坐下吧。” “謝大人!” “其他人,有沒有不同的看法?” 梁元左邊,名叫陳方的秀才站了起來,作揖道:“大人,我與梁兄意見相左,從這首詩能聽出,作者是想做官的,但討厭官場的壓迫感,從而選擇了閑云野鶴的生活。” 哦? 官場的壓迫感? 直接說官場黑暗,豈不是更直白? “你的理解倒是特別,我也有這感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