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個計劃,雖然掙不到什么錢,可名氣最起碼能打出去。 如果在長安出了名,或者被皇上知道了,八個姐夫見到他,還有什么可以炫耀的? 次日清早,余天策從書箱中掏出紙筆,統計了一下已經研究出的東西。 第一個,便是鉛筆。 第二個,是提純的酒。 第三個,是炒制的茶…… 以后再研究出什么,再建設新的工廠就好。 計劃完,余天策掏出了大虞律。 刑律,是他的短板。 之前寫表判的時候,余天策總愿意聯系后世的量刑力度。 半年來,曾鈺批注的模擬卷,表判也一直都不合格。 考試就是這樣,哪項不足,抓緊復習哪項。 院試與縣、府試不同。 縣、府試是全部考完綜合排名,取前三百。 而院試,是分場淘汰制。 第一場考試放榜,通過的童生,才有資格參加第二場考試。 最后綜合放榜,如果考生超過三百,取前三百給秀才功名,如果不足三百,那有多少算多少。 余天策就在悅來客棧悶著,飯菜小二都會送到房中,恭桶也有人換洗,舔了兩天苦瓜,貢院公布了第一場考試結果。 那道“修其身”的題,的確是殺招。 榜單之下,哀嚎遍野。 有個白發蒼蒼的老人,一屁股就坐在了地上,眼淚順著眼角顆顆滑落。 “我已經七十歲了,怎么就不能讓我過呢!是不是看我年紀太大,故意讓我落榜啊?” 那老人一拳一拳砸著地面,拳頭很快出了血,嗓子都喊破音了,但沒喊兩句,便被衙役快步上前,架起來拉走了。 維持秩序的總甲上前,眼神犀利地說:“卷子要封上名字審,誰知道是你的卷子?莫要信口開河!年紀這么大,本吏就不打你板子了!” 在場的考生,又是一陣唏噓。 落第就落第,沒有證據,怎么能亂說話呢? 在虞朝,科舉舞弊可是重罪! 就好比姜楠幾人,湯屋得罪了刺史,刺史也不能故意讓幾人落榜,也沒有阻止別人上進的權利。 哪怕科舉有舞弊,也會是后期的會試或者殿試。 這些考生通過,不過就是個秀才,誰會冒著殺頭之罪而冒險? 可也難怪老人失落,每年科考放榜,想不開自殺的人都比比皆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