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長安的繁華,自是不用多說。 雖說經歷五代十國,宋、金、元戰亂幾百年,曾經盛唐的繁榮已不在,可依舊是擁有百萬人的城市。 主街之上,都是背著書箱的學子,有獨自趕路的,還有家人陪同的,手里都拿著書卷,一邊走一邊看。 畫童將馬車趕到城門前,就告別回去了。 查驗過身份文楪,余天策帶著沈靜,進入了長安城。 因為府試的緣故,代行腳力的馬車根本叫不到,余天策帶著沈靜,只能一路打聽,憑著兩條腿走到了貢院門前。 沈靜嬌小的身板,都有些虛脫了。 長安的大,難以想象。 街道上人潮洶涌,接踵摩肩,叫賣聲更是絡繹不絕。 百姓或走街串巷賣苦力、訪親友。 酒肆茶樓,座無虛席…… 估計宋代清明上河圖描繪的繁榮,都不及此時的長安! 報完名后,已經到了中午了。 余天策和沈靜又累又乏,便進入了一家客棧,點了一桌菜,又詢問了一下房間,打算好好休息一夜,明天全力背書。 可小二的回答,不甚滿意。 尚好的食材沒有,現在只剩下鹽水面了。 “這位公子,看您點的菜,應該是不差錢的人。如果舍得那一二貫錢,不如去悅來客棧,那里花的錢多,學子們不愿意去,應該還有房。距離這不遠,兩條街后就是。” 九月初二,沒房間了…… 這也難怪,沒考過院試的,只能重新參加府試。 通過府試這一關,才能獲得參加院試的資格。 假若府試通過了,院試沒有通過,明年還要重新參加府試。 這也導致,堆積的書生越來越多。 沒有辦法,余天策只能帶著沈靜,強挺著疲憊的身體,找到了悅來客棧。 悅來客棧之名,得源于孔夫子一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多少年來,喝酒的、玩賭的、約會碰頭的、談情說愛的、打聽是非的、要惹是非的人,都踏破了客棧的鐵木門檻。 這里,相對于私營的客棧人要少很多,可能就是因為價格的緣故。 普通的房間,住一晚要五十個銅板。 天字房更是為冤大頭而設,傳說二百文一晚,書生大多都窮,如果不是家境殷實,誰又會選擇這個地方? 店小二見余天策背著書箱,便迎上前來說:“小兄弟,來此趕考不容易,留些錢吧,悅來客棧,可能不適合……” 余天策懶得廢話,直接掏出十兩銀子,摁在了店小二手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