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易遲遲看向馬嬸子她們,“你們呢?” 那不用選,馬嬸子她們的回答和支書一樣,都愿意自家孩子做文化人,也不愿意孩子和他們似的,做只上過幾天掃盲班認識一些字,會簡單算數(shù)的文盲。 不得不說,靠山屯的人相比大部分奉行讀書無用論的社員來說強了不是一心半點。 得知他們內(nèi)心想法的易遲遲,在腦海里組織了一下語言后道,“墩墩他們的文化課需要從頭學起。” 基礎太差,學問其實和建房子一樣,得先把地基打壘實才行。 地基要是不穩(wěn),房子的安全性就沒保障,隨時有坍塌的可能。 所以,墩墩他們想做文化人,首要任務是先打地基。 支書他們聞聲就挺犯愁,“那學校也不可能單獨給他們上課從頭教起。” 確實不可能。 “另找老師補課。” 還能這樣搞? 易遲遲這話簡直是打開了支書他們的新思路,一群人面面相覷半晌后,齊齊看向她。 眼睛亮得像是餓了好幾天的餓狼,突然發(fā)現(xiàn)了一只肥美還落單的小綿羊,做好了一擊必中將小綿羊鎖喉拖回窩里慢慢享用的感覺。 嚇得易遲遲頭發(fā)都恨不得豎起來,趕緊道,“別指望我,我沒空給他們補課。” 支書他們的臉頓時垮了下來,眼睛不亮了,眉頭也蹙了起來染上愁苦。 “你這不愿意幫忙補課,我們還能找誰?” “能找的人可多。” 易遲遲意味深長,“小學確實只青山大隊有,但知青可是各個大隊都有。” 青山、紅旗和靠山屯三個生產(chǎn)大隊的社員孩子們,共用一個小學。 小學在青山和紅旗兩個大隊的交界處,靠山屯過去也不算遠。 學校教職工總共9個人,其中5個是紅旗大隊和青山大隊的知青,最低都初中文化,還有兩個是高中文化。 剩下四位除了校長文化水平比這四位知青老師高,剩下三位都是關系戶, 說是老師,其實和打雜搞后勤的沒什么區(qū)別。 還喜歡搞事,這也是墩墩他們基礎差的原因。 易遲遲的意思很明顯,讓支書他們把白琛他們用起來。 眾人秒懂她的意思,馬嬸子更是激動的一拍大腿道,“對呀,我們屯也有好些個知青,小白他們的文化水平還不低。” 那可不,不是初中就是高中,在這個時代來說真的是文化人了。 易遲遲沒吭聲,而是任由支書他們自己發(fā)揮探討可行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