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還好宋隱這個奸詐之徒,倒也做了些造福百姓的事情。 不然沛縣一定是水深火熱。 但是。 朱元璋始終對貪官耿耿于懷。 “你倒是把你自己撇的一個干凈。” “若是你舉薦的人,不替百姓著想,還是貪官,豈不害了當地百姓?” 宋隱有些不耐煩了。 這老頭,管得可真寬。 自己解釋了那么多已經很夠意思了。 沒完沒了是吧。 宋隱不耐煩的道:“口口聲聲都是貪官?!? “那你說得清楚,大明開朝以來,清官多少?貪官多少嗎?” 朱元璋被問住了。 大明開國一來,斬殺貪官的數量,連他都數不過來。 宋隱又問:“就算一殺再殺,那貪官是不是依舊前仆后繼?” 朱元璋默認。 雖然他當了皇帝,重點整治貪官。 可即便如此。 貪官根本就殺不完。 為此他還頒布了各種酷刑。 希望以此來震懾官員的貪念。 這時。 宋隱又續道:“歷朝歷代的皇帝,用貪官做事,不也用得順手?!? “要我說,當今的皇上,就是格局小了!” “這么簡單的道理也不懂?!? 宋隱遺憾搖了搖頭。 朱元璋當場愣住。 可不嗎? 歷代皇帝幾乎都在重用貪官。 為什么? 還不是握有貪官的把柄。 利益交換之下。 貪官要錢要權。 皇帝得到貪官的忠誠。 清官就不一樣了。 他們只會忠于職守,皇上就是做錯了,也敢直言。 清官打著逆耳良言的旗幟,皇帝心里氣惱,也不能動手。 不然就失了民心。 清官一多,皇帝心情多數就不怎么爽了。 可貪官用起來就沒有這些顧慮。 但凡敢無視皇帝命令的人,直接斬了。 宋隱的話,振聾發聵。 朱元璋再三思量,認為宋隱的話也不全對。 古往今來,禍國殃民的源頭就是貪官。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