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大明開國后得以很快穩定下來,再沒有起義造反之事,離不開劉伯溫、李善長等人的幫助。 李善長的話,份量自然不輕。 朱元璋沉默了片刻才開口,“朕明白這些道理,但現在不能答應。” “海域一旦放開,等同于國門大開,到時海寇入侵,各國眈眈虎視,都是威脅。” “你們別忘了,前朝余孽尚未剿盡。” 朱元璋說的很透徹。 一旦廢除禁海令,放開海域,大明國門形同虛設的等人入侵。 前朝余孽還時常在北部作亂。 這時放開海域,大明豈不是要腹背受敵? 宋隱的府兵再厲害,擋得住一國之力的攻城嗎? 國事,哪能如此武斷? 朱元璋的分析,讓李善長陷入沉思。 一旁的徐達,也同意朱元璋的話。 國家安全,重中之重! 再高的利益如果對國家造成危險,就失去了作用。 朱元璋造反建立大明,還不是因為百姓饑寒交迫,飽受戰亂之苦。 為的是讓百姓不再受苦。 若是為了銀子,置百姓安危不顧的放開國門,這不是朱元璋想要的局面。 趙昌雖是戶部尚書,也明白朱元璋的憂心。 這時也覺得朱元璋說得對,當下不再相勸。 這筆稅銀,不好拿啊! 彼時。 胡惟庸府邸。 胡惟庸品著香茶,聽下屬匯報。 “丞相,陛下等人已到達福州。” 胡惟庸不置可否,身后屏風上突然現出一道身影。 “不可錯失良機。” 那人開口,胡惟庸當即揮手屏退手下。 他沉默了片刻才開口,“勝算大嗎?” 聽到詢問,黑影當即開口,“朱元璋身邊沒幾個護衛,就徐達一人有點扎手。” “但他一個人,在大軍面前毫無用武之地。” 聞言,胡惟庸緩緩開口,“調集沿海軍隊只需要三天,加上當地府兵,三天內能攻下福州城嗎?” “區區府兵豈能擋得住天皇大軍?” “一年前我見過福州城墻,破敗不堪,別說三天,一天都守不住。” “集結火力拿下福州,殺了朱元璋后立刻撤走,不會有任何問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