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內海規則-《別急,正在讀檔》
第(1/3)頁
帝修6935年。
距離人類帝國與骸蛾族的戰爭結束,已經過去五百年歲月。
這五百年來,人類帝國迎來史無前例的高速發展。
曾經只有神選戰士才有資格使用的神具武器,現在已經下放至金標之星戰士。
通過神井資源地的純粹神力產出,人類帝國在傳奇海域里打造了一座神具武器流水線工廠,批量生產神具武器。
其次。
生命編織文明技術進階后獲得基因強化技術、科技文明技術進階后獲得空間大跳躍技術、煉金文明技術研發得到的能量轉換技術、星辰引導文明技術研發得到的城市光盾防御系統、元素文明研發獲得元素操控技術……人類文明的技術發展在這五百年來呈井噴式涌現。
曾經的人類帝國擁有史前遺跡,卻很難將遺跡里的高端技術轉變為現實。
限制技術進步的原因有三點,人才、資源、配套設施。
這三個問題中最容易解決的就是人才問題,人類帝國龐大疆域里有著萬億民眾,每年考核篩選的過程猶如大浪淘沙,只有最優秀的天才才有資格前往帝修城學習。
想要培養出一個專業領域的人才并不難。
其次是配套設施的完善,由于地底遺跡里本就留有大量配套設施,人類帝國可以根據地底遺跡器械完善文明技術的初步設施建設,逐步發展,想要解決也不難。
最不容易解決的反而是資源問題。
不同文明技術的發展需要消耗特定的資源,且普遍都是高階資源,人類帝國需要給予金幣組織服務費用兌換所需資源。
每一項文明技術的發展都是吞金獸,資源的消耗往往跟不上技術的研發進程。
這也是人類帝國以帝修城為起點扇形擴張,開辟大量戰線的原因。
但這個問題在有了傳奇海域的神井資源地后得到緩解,有了充足的資源,很多技術研發的瓶頸得以突破。
500年的技術研發,比之前的6000年更有成果。
但這并不意味著之前的6000年的研發浪費了大量時間與人才。
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很多技術的設想、架構、未來方向,都以資料形式記錄在帝修數據庫里,只待未來資源充沛的那一天被提取利用。
前面6000多年打下的基礎,在人類帝國入駐傳奇海域后得到釋放。
這也是500多年來,人類帝國的技術得到井噴式涌現的主要原因之一。
除了發展方面,人類帝國也在這五百年里迎來了兩支外海異族勢力的挑戰。
這兩個外海勢力分別是吞天族與太古族。
毋庸置疑的是,有勇氣向傳奇海域入駐勢力發起挑戰的種族,都有著強大的實力與種族底蘊。
吞天族的戰士身形似球,通體呈一種幽暗的藍色,像是星空般深邃。
此族戰士具有吞噬能量的強大特性,身體還具有極強的物理防御能力與韌性,可以將動能吸收后存儲,在戰斗時進行釋放。
與此族的交手曾讓人類帝國陷入苦戰。
因為吞天族的能力特性太過萬金油,各種能力都無法對它們造成實質性的傷害,戰場上著實難纏。
但人類帝國勝在擁有強大的技術研發能力與技術儲備。
史前技術庫就像是一扇封印著各種兵器的大門,打開大門后往往可以找到克制不同種族能力的武器。
與吞天族的戰爭在人類拿出靈魂烙印技術后,迎來徹底反轉。
這項技術的特點有些類似于外海許多邪神會使用的精神蠱惑能力,無視肉體通過精神攻擊對目標造成傷害。
吞天族主戰士的肉體雖強,但在靈魂烙印技術面前被完全克制。
與吞天族的戰爭持續了不到十年就迎來落幕,最終是吞天族在損失慘重后主動撤離推進戰線,選擇去往外海躲避人類帝國襲來的兇猛攻勢。
挑戰人類帝國的第二支勢力是太古族。
此族與人類帝國的發展模式有些相似,掌握有大量先進技術,近乎沒有短板。
這一戰持續了15年,人類帝國并未占據太大的優勢。
戰爭的落幕有些戲劇性。
太古族的使者在戰爭開啟的第15年主動上門尋求戰爭結束,希望可以即刻停止戰爭進一步的擴大,并表示愿意主動撤離傳奇海域,不再向人類帝國發起挑戰。
太古族使者給出的理由是,經過縝密的估算,太古族認為己方處在弱勢,哪怕最終拼盡底蘊戰勝人類帝國也要付出慘重代價,到時候根本不可能再有余力守護打下的傳奇海域領土。
無論勝利還是失敗,最終的結果都是失敗。
所以撤離是最佳的選擇,最起碼還能保留剩余的戰力,退回外海蟄伏一段歲月后繼續向傳奇海域的其他勢力發起挑戰。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川县|
安远县|
滁州市|
宁乡县|
饶阳县|
北海市|
额尔古纳市|
行唐县|
博爱县|
岑溪市|
赫章县|
加查县|
鞍山市|
余干县|
沂南县|
神农架林区|
喀喇|
吉林省|
南陵县|
内乡县|
涟水县|
宣城市|
安阳市|
都兰县|
仁布县|
昌平区|
云林县|
临颍县|
汨罗市|
临海市|
桦甸市|
富平县|
井冈山市|
苏尼特右旗|
无为县|
达日县|
翁源县|
长海县|
五寨县|
衡阳县|
特克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