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數十名聯邦戰士加入后,十個工作臺明顯不夠用了。林兮干脆再度大舉擴張產能,一口氣新造了二十臺異星版進階工作臺。最終做到了人手一個工作臺還有富余。 有了工作臺,各類異星版的分離機、編輯器也以數十上百臺增加,至于精煉爐,更是一口氣造了一百臺。 經歷過生死之戰后,不光是楚君歸,林兮看樣子也患上了火力不足恐懼癥,而且她還多了一個生產力不足恐懼癥的癥狀。 為了喂飽這一百臺精煉爐,光靠人工用動力鉆挖土挖石已經完全供應不上了。為此不得不專門造了一臺大型挖掘和碎石機,這才讓精煉爐得以不停地工作。 新增的設施需要大量的能源,為此又新造數十臺樹漿動力爐。好在四號行星上雙葉樹無窮無盡,壓根不愁能源供應。 百臺精煉爐的基本金屬產能達到每小時數十噸,再加上拆解戰車所得的合金,很快林兮就再造了一輛武裝版的移動基地。 而地平線2號基地也拔地而起,由原本的2米高度變成了2米一層,合計三層的結構,基地半徑50米,環繞設計了多個單兵火力陣位,30座遙控改進版三代機械鍵盤環繞分布,有一半都放在最頂層。基本上敵人無論從哪個方位進攻,都會面對超過10座機械鍵盤的火力覆蓋。 幾座簡易房和生產基地都搬入要塞中央,被保護起來,只是要塞空間有限,這么多設備在里面擠得滿滿當當,頗有種母星時代核潛艇內部的即視感。 要塞基本完成后,林兮又在外圍布設了三道合金絲網。在強大的火力覆蓋下,這種方便且便宜的遲滯陷阱效果格外的好。 整個要塞火力的設計相當具有通用性,反正不管來的是什么,炸就對了。但是楚君歸仍然覺得不放心,又在要塞頂部中央修建了三座遙控機槍塔。 這三座機槍塔一建,整個要塞的針對思路就十分清晰,主要針對的還是獸潮。 楚君歸已經幾十個小時沒有睡覺了,不斷調試一座座遙控炮塔,直到每一座都通過測試為止。好在異星版的芯片雖然性能不怎么樣,可靠性還是相當不錯的,完全當得起皮實耐用四個字。 試驗體不是不能造更多的遙控炮塔,而是因為異星版芯片的通訊距離就只有五十米,所以基地不能造得更大。現在余下的就是全力制造彈藥,幾十座遙控炮塔再加上20名聯邦俘虜,真要是戰斗起來消耗可不是小數。 一開始大規模制造彈藥,就發現材料不夠了。最初時的那個小小獸群用不了多久就會全部消耗。 第(1/3)頁